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城县

五城县

①三国蜀汉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五城县,郡东南,有水通于巴。汉时置五仓,发五县民,尉部主之,后因以为县。”魏灭蜀后废。西晋咸宁四年(278)复置,太康六年(285)废,次年(286)又置,仍属广汉郡。南朝宋改为伍城县。

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)改京军县置,属五城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六十里。隋开皇中改伍城县。

③北魏永安中侨置,为五城郡治。治所不详。武定五年(547)徙治汲郡陈城(今河南卫辉市)。北齐改为伍城县。


古县名。(1)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改京军县置,治今山西省吉县东北。为五城郡治。隋开皇时改伍城县。(2)五,又作伍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年)义州及其所领五城等七郡、十八县皆侨治汲郡陈城,即今河南省卫辉市。北齐以后先后废义州及其所领诸郡县,北周时惟存五城县,属汲郡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为汲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蔡

    战国蔡都。在今湖南常德市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 庄辛对楚王曰,蔡辛侯 “左抱幼妾,右拥嬖女,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,而不以国家为事”。古邑名。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。战国时为蔡国都城。一说即上蔡。《战国策·

  • 上下竺

    古岛屿名。亦称竺屿。指今马来半岛东南岸外的奥尔岛。为古代东西方船舶往来的路标。岛上有山,两峰耸峙,地产巨竹,故名。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“航海外夷”条:“三佛齐之来也,正北行舟,历上下竺与交洋,乃至

  • 台湖山

   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七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处州府龙泉县:“南有大溪,源出台湖山。”

  • ①商代方国。在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莱子城。 《晏子春秋》 作 “��”, 《齐侯鎛钟》 作 “釐”,《郭伯》 作 “”。

  • 香泉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“高望镇” 条下: “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,以近汤泉而名。《志》 云: 泉在镇西南五里。本名汤泉,明初赐名香泉。”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。

  • 古雷

    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古雷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浦县:古雷镇在“县东南鼓雷山下。古亦作鼓。有巡司,洪武二十年置。初属南靖县,正统六年改今属。有城戍守”。在今福建省漳浦县东南古雷山下,明洪武二

  • 临居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筠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夹石

    即北硖山。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六十里,与舒城县接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黄武七年(228),曹休率众入皖,“逊自为中部,令朱桓、全琮为左右翼,三道俱进,果冲休伏兵,因驱走之,追亡逐北,径至夹石,斩获

  • 光化军

    北宋乾德二年(964)置,治所在乾德县(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)。熙宁五年(1072)废。后复置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通化军,三十一年(1161)复名光化军。后废。北宋乾德二年(964年

  • 杜马班

    故址在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玛琅北部。13世纪初为新柯沙里国之都城,至13世纪末为满者伯夷国所并。《元史·外国列传·爪哇》:“(八节涧)上接杜马班王府,下通莆奔大海,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