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丈河

五丈河

①北宋以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为中心的漕运四渠之一。以河广五丈为名。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年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四年(957)四月,“诏:疏汴水入五丈河”。六年(959)二月,“浚五丈渠,东过曹、济、梁山泊以通青、郓之漕”。起自今河南开封市,东经今兰考、山东定陶,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,东接济水。定陶附近一段本系菏水的西段,其余部分本系南济水的中下游。自是齐、鲁漕运直达东京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)又于东京之西架槽引金水河东注为五丈河源。开宝六年(973)改名广济河。

②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辛安河。源出今烟台市南㟙山,合涧谷诸水,东北流入黄海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海州:“西南有五丈河……北入海。”


古漕渠名。因河广五丈得名。起自今河南省开封市即北宋东京城,东经今兰考县、山东省定陶县,至巨野县西北注梁山泊,下接济水。定陶附近一段本系菏水的西段,其余部分系南济水的中下游。五代周显德中始于京城西疏汴水入五丈河,以通京师东北漕运。宋建隆初又在城西汴水上架槽引金水河东注为五丈河源。开宝六年(973年)改名广济河,为北宋漕运四渠之一。此后直至南宋建炎初宗泽留守东京时,屡加浚治。金后堙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栗洲

    即烈洲。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烈洲,“伏滔 《北征赋》 亦谓之栗洲,上有小山,其形似栗,因名之”。

  • 鲁奎山

   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元江州》: 鲁奎山 “在新平县东南六十里。险僻高峻,连石屏、元江诸处,旧为野寇之薮,今皆效顺”。

  • 阳朔山

    ①即海阳山。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、灌阳、灵川、恭城县境之海洋山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零陵县:“阳朔山,湘水出。”《水经·湘水注》:阳海山“即阳朔山也。应劭曰:湘出零山,盖山之殊名也。山在始安县北,县故零

  • 新昌埠

    即今广东开平市驻地三埠镇。旧属台山县,1949年划入开平县,与荻海埠、长沙埠合并为三埠镇。1952年开平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岭峤

    即五岭之别称。峤指高而峭之山,五岭之主山均称为峤,如大庾岭称台城峤或东峤。其余又称骑田峤、萌诸峤、越城峤、都庞峤。因此岭南既可称岭峤,亦可称峤南。《新唐书·冯盎传》: “炀帝弑,引其兵逃归。时盗贼多,

  • 宁羌砦

    在今陕西定边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庆阳府:宁羌砦“地本萌门三岔,元符元年建筑,赐名”。

  • 新乐城

    ①一名新洛城。即今河南新乡市。《晋书·慕容载记》: 慕容臧救金墉, 为王猛部将所败,“臧遂城新乐而还”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 “清水又东,周新乐城。城在获嘉县故城东北,即汲之新中乡也。”

  • 双杨店

    又作双阳堡或双羊堡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双羊镇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松山“十八里至小凌河,十里至双阳店,二十里至大凌河”。

  • 中山港

    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北中山港。前临大海,水量深阔。本名唐家环,1930年建为中山港。

  • 中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山阳郡。当在今山东西南部。东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