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林县

云林县

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,属台湾府。治所在林圮埔(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)。据连横《台湾通史》:“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,则为抚垦之计尔。先是光绪十三年,划嘉义以北之地,经营新邑,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,为郑氏部将林圮埔所辟者,故曰云林,以旌其功。”因县治设于林圮埔之云林坪,故名云林县。光绪十九年(1893)移治斗六,即今云林县治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,县废。1950年复设云林县。


在台湾省本岛中部西侧,西濒台湾海峡。面积 1290.84 平方千米。人口73.8万。辖1市、5镇、14乡。县治斗六市。郑氏治台时属天兴县(后改天兴州)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改属诸罗县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置斗六门巡检司,五十二年改属嘉义县。光绪十三年(1887年)划嘉义东部、彰化南部始设云林县,属台湾府。因县治林杞埔原名云林坪,故名云林县。光绪十九年县治迁斗六。日占初设云林出张所,属台湾县嘉义厅。1896年改属台中县云林支厅。后一再改制。1920年分属台南州斗六、虎尾、北港三郡。1945年光复后郡改区,属台南县。1950年以斗六、虎尾、北港三区置云林县。地处嘉南平原北部,东部斗六、古坑和林内部分为丘陵、山地。浊水溪、北港溪、虎尾溪流经境内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森林覆盖面积为10%。纵贯铁路、高速公路经此。浊水溪上的西螺大桥和中沙大桥为纵贯铁路和高速公路最长的大桥。农产稻、甘薯、甘蔗、花生、水果等。制糖工业发达。设有云林工业专科学校。古迹有北港朝天宫、振文书院、湖山岩寺、拱范宫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蛇黄岭

    亦作蛇黄岗。在今广西平南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0浔州: 蛇黄岗 “在平南县北五里。出蛇黄,其岗势盘行数里,每九月,邑人掘深七八尺,始得之。大者若鸡子,小者类弹子,其色紫。磨之可付肿毒,尤治小儿惊痫

  • 高埠

    即今江西资溪县北高埠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3: 泸溪县 (今资溪县) 东北二十里高阜。

  • 黄土岭

    ①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 黄土岭 “路达山西广昌县。今置城设兵于此,防御要害”。②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。1939年11月,日军阿部规秀中将亲率一千五百余人,出动数百辆卡车,侵占

  • 兰溪镇

    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兰溪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福建省上杭县东南部、黄潭河东岸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厚里岗,人口350。兰溪一称兰家渡。传昔蓝氏捐船渡客,名蓝家渡,后衍为今名。

  • 新桥墟

    ①即今福建尤溪县西南池田乡。《清一统志· 延平府》: 新桥墟 “在尤溪县西七十里新桥”。②即今广东高要市西南新桥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46: 高要县有新桥墟。清设汛,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高凉山

   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电白县: 高凉山 “在良德县,去州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7高州: 高凉山 “在郡东四十里。《经》云: 群山森然,盛夏如秋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高州

  • 石坑山

    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石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江县:石坑山在“县西北六十里。数峰相接,瑶居其中,接阳春县界,恃为藩翰”。

  • 白荡

    又名白家田。在今江苏昆山市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:白荡“西连双洋荡,又西接陈湖,南连朱沙港,汇为巨浸,下流注淀山湖”。

  • 粤王台 (臺)

    即越王台。故址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山上。唐宋之问有 《登粤王台》 诗。

  • 凉兴县

    ①十六国北凉置,为凉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,北周并入冥安县。②北周改冥安县置,为常乐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。隋开皇四年 (584) 改为常乐县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北凉置,治今甘肃省安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