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和县

云和县

明景泰三年(1452)析丽水县置,属处州府。治所即今浙江云和县。据《方舆纪要》卷94云和县:“本丽水县浮云、元和二乡地”,置县后因以为名。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2年浙江省徙治于此,1945年迁回杭州。


在浙江省南部。属丽水市。面积984平方千米。人口10.9万,其中畲族占8.2%。辖4镇、11乡(含2畲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云和镇。唐、宋为丽水县地。明景泰二年(1451年)析丽水县浮云、元和二乡地置云和县,治今址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兼二乡之名以名焉。”明、清属处州府。1914年属瓯海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属丽水专区,1952年改属温州专区。1958年并入丽水县。1962年复置,1963年属丽水专区(1970年改地区)。2000年属丽水市。地处浙南山地中部。洞宫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。南、北部多千米以上山峰,以西南部白鹤尖最高,海拔1593米。龙泉溪自西向东贯境北部,有浮云溪等支流汇入。沿溪多河谷盆地,以云和盆地为最大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是主要产粮区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等。产茯苓、杜仲、厚朴等中药材。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%以上,产松、杉、毛竹、油茶籽、油桐籽、乌桕籽。为省杉木、油茶、中药材生产基地县。特产长裙竹荪、黑木耳、香菇、茶叶、柑橘。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豹、白鹳、黄腹角雉、鼋。矿产有萤石、叶蜡石、高岭土及锌、银、钨、锡、铁、煤等。工业有电力、木制玩具、机械加工、化工、纺织、电子、五金、建材、陶瓷、制药等。紧水滩电站为省内第二大电站。丽浦、云寿公路经此,大溪及支流龙泉溪通水运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狮山风景区、仙宫湖森林公园、夏洞天、八仙洞、水碓坑宋窑址、插花殿、魁星楼、百岁坊、周恩来纪念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善道

    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五年 (前568),“孟献子、孙文子会吴于善道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善道 “ 《南兖州记》 曰:盱眙本春秋时善道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省

  • 康王谷

    在今江西星子县北三十五里庐山中。清光绪 《江西通志》 卷54南康府: 康王谷 “一作钊城,盖周康王名也。或作康阳。梁刘孝绰酬陆倕诗,‘乍观秦帝石,复憩周王城’。即指此。《旧志》 作楚王谷”。有谷帘泉。

  • 拜答刺河

    今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拜达里克河。元《圣武亲征录》 载: 成吉思汗与汪可罕联兵攻乃蛮,回师至拜答剌边只儿之地,遭乃蛮伏兵截击。拜答剌为河名,“边只儿” 意为两河合流处,指今拜达里克河与扎克河会流点附近地

  • 斗塘隘

    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斗塘隘“在庐陵县西北九十里,地界安福、吉水,兼通袁州府及新喻县”。

  • 厉门

    一作濑湖。在今广西平乐县西南。为战国时楚关隘。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:“越国乱,故楚南塞厉门,而郡江东。”《正义》:“刘伯庄云:厉门,度岭南之要路。”又作濑胡、濑湖。战国楚关隘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西

  • 崈高县

    即崇高县。在今河南登封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崈高”。

  • 松林镇

   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北三十五里松林镇。为往来孔道。民国 《清平县志》 有松林镇。(1)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北部。面积51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松林,人口 5300。相传,明代初期建村,有杜、

  • 雁门道

    1914年由北路道改置,属山西省。治代县 (今山西代县)。1916年移治大同县 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保德、五寨、宁武、静乐、娄烦、忻州、定襄、五台以北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北

  • 皇后店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古为北京通往居庸关必经之地。《元史· 顺帝纪》: 至正二十四年(1364) 孛罗帖木儿遣其党秃坚帖木儿入居庸关,“知枢密院事也速、詹事不兰奚迎战于皇后店”。即此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

  • 黄溪

    ①在今浙江云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云和县: 黄溪 “在县南。自娄狗山下流经县东三里象山之麓,又东南汇于白龙山之浮云溪”。②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七十里。唐柳宗元 《游黄溪记》 曰: “环永之治百里,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