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龙乡
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劭兄虔“亦知名,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”。李贤注:“平舆故城,今豫州汝阳县东北,有二龙乡。”
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劭兄虔“亦知名,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”。李贤注:“平舆故城,今豫州汝阳县东北,有二龙乡。”
明置,属纳溪县。在今四川纳溪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纳溪县: 保子砦,“ 《志》 云:在县西十里。相传武侯南征,尝驻兵于此”。
北宋置。在今四川蒲江县南金釜山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蒲江县 “有盐井砦。”
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南丁江乡。清同治《吉水县志》卷4:丁江市“在县东四十里”。
宋代名注辇国。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。《元史·外国传三》:“海外诸蕃国,惟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,而俱蓝又为马八儿后障, 自泉州至其国约十万里。……(至元间)占城、马八儿国俱奉表称藩。”《明史·
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史记·河渠志》:“上姑苏,望五湖。” 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 姑苏山 “一名姑胥,一名姑余。在横山西北,古姑苏台在其上”。古山名。又名姑胥、姑余、胥台山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
在今甘肃陇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仁寿山“在府城南。逶迤百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仁寿山“在陇西县南一里。山自漳县来,延亘百余里,其东为盘龙山”。
唐光宅初改盱眙县置,属楚州。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。后复改盱眙县。
(1)又作白崖城。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北大安平镇对河石城子。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,唐军克辽东城,兵临白崖城,即此。(2)又作白崖城。相传公元3世纪时龙祐那所筑,本名彩云城,后改白崖城。唐大历七年(7
北宋置,属同安县。在福建厦门市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及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泉州同安县均载有安仁盐场。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南。北宋属同安县。
即白马山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一年(637)九月,河溢,帝“幸白司马阪以观之’,即此。即“白马山(1)(2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