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河
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3: “乳山河在(海阳) 县东五十里。” 上源曰玉林河,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,西南流会夏村河,至乳山口入海。
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3: “乳山河在(海阳) 县东五十里。” 上源曰玉林河,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,西南流会夏村河,至乳山口入海。
1912年改吉州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南麓,西临陕西省。属临汾市。面积 177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2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
在今广东广州市河南官洲北亭。五代南汉建。《新五代史· 南汉世家》: 刘晟乾和二年(944),“遣洪昌祠襄帝陵于海曲,至昌华宫,晟使盗刺杀之”。清改为昌华市。
①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(今浙江杭州市)南门。北宋改利涉门,南宋改嘉会门。②即江陵城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西门安澜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荆州府:江陵城“西门旧名龙山”。
古名范河。即今辽宁铁岭市南泛河。为辽河支流。明《全辽志》卷1铁岭卫:汎河“城南三十里。源出松山东诸山,西流由城南至黄山塔,北流入辽河”。
在今浙江临海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台州府: 常风洞 “在府西五十里常风岭上。中幽邃,旧有石栏护之。宋宣和中尝驻兵于此”。
在今辽宁辽阳市北郊太子河左岸。附近发现东汉、魏、晋时期大型多室石墓壁画群。其中大墓长8米,宽6米,高2米,由墓门、棺室、前廊、左右耳室等组成。除殉葬品外,墓室四壁上布满彩画,内容丰富,形象生动,多处有
即灌水。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潼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灌水 “出松果之山,北流径通谷,世亦谓之通谷水,东北注于河”。
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分梁国置山阳国,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。武帝建元五年(前136)改为山阳郡,治所在昌邑县(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以南,成武、曹县以东,单县以北,鱼台以西
亦作沶口。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。是祁水(今安家河)注入夷水(今蛮河)之口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郃传》:“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,追至祁口,交战,破之。”
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二十四里谢塘镇。清光绪 《上虞县志》 卷18: 谢家塘市 “在县 (旧治丰惠镇) 北五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