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吾山
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保安县:九吾山在“县西五十里。上有湫,岁旱不竭”。
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保安县:九吾山在“县西五十里。上有湫,岁旱不竭”。
即碎叶水,亦作吹没辇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吹河“在伊犁西北。源出图斯池西北山,流经浑都赖山,又西北分支东行,为诺浑池,又西北经流千里。伊犁西北境之巨川也”。清代
即石梁坞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五年(311),“扬威将军魏浚屯洛北石梁隖”。
即今广西南宁市西三十里石埠乡。明嘉靖《南宁府志》卷2:宣化县有石埠墟。
在今湖北英山县西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英山县:天人山“峰峦峻险, 上有天人寨”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西金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 (634) 属岩州。后废。
亦名紫溪河。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六十里岩坑水库之渠口河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4休宁县 《水源》: 南当水 “出南当山,东流百五十里,溉田三十二顷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6徽州府: 南当水 “在休宁县西六十
唐贞观十三年 (639) 析琼山县置,属琼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海市西。贞元七年 (791)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三年(639年)置,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海区西,属琼州。贞元七年(791年)废。
古泽薮名。又名震泽。即今江苏太湖。《尔雅·释地》 中十薮之一,称 “吴越之间有具区”。《周礼·职方》 扬州: “其泽薮曰具区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吴县: “具区泽在西。扬州薮,古文以为震泽。”
一名大帽山。即今福建南靖县北一里大帽山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7漳州府: 欧寮山 “在南靖县北,又名大帽山。南北二峰峭拔,周回百余里,岁旱祷雨即应”。
古国名。又名萧同。春秋时为宋国附庸。在今安徽萧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庄公十二年 (前682),宋万弑闵公,“群公子奔萧”。鲁宣公十二年 (前597)灭于楚。后迭为楚、宋之邑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秦楚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