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石山

乌石山

①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乌石山“在州西北六十里。两山相峙,路经其中, 以石多黑,因名”。

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秋浦县:“有乌石山,广德初盗陈庄、方清所据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8秋浦县:乌石山“在县西一百四十里。广德初为贼陈庄、方清所据,袁傪破平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乌石山寨在“府西南百里。唐永泰初,剧贼方清等聚兵于此,绝江为患,议者始置池州于秋浦,以厄要害,是也”。

③在今浙江衢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衢州府:乌石山“延袤数十里,巨石周匝如城,石门可入,俗呼寨门……自府境趋江右者多道此”。

④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北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3兴化军:乌石山“在城北一里。《郡志》:莆田荔枝为天下第一,乌石荔枝为莆田第一”。

⑤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侯官县:闽山“去州一里二百步,周回四里。本名乌石山,天宝六载敕名闽山”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乌石山“在州西一里。形如龟,亦曰闽山”。

⑥在今江西德安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德安县:乌石山“旁有狮子岩,两岩相对如门,一名乌石门。其中平畴旷野,水流环绕”。山麓旧有乌石门镇。

⑦在今广东普宁市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普宁县:乌石山在“城西南二十里”。


在福建省福州市中部,与于山东西相对。唐天宝八载(749年)敕名闽山,宋改名道山。最高峰香炉峰(桃李石),海拔86米。多怪石奇岩。现存道山亭(八角亭)、先薯亭(圆亭)、黎公亭(方亭)、沈公祠、道山观、吕祖宫等古迹。山上有摩岩题刻二百余处,以李阳冰篆书般若台石刻为著。为游览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州河

    即今辽宁绥中县与兴城市分界之六股河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2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六州河在利州(今辽宁喀喇沁蒙古自治县)东南八十里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25辽东都司:六州河“大宁建州六州之水合流, 自广宁前屯

  • 陵阳县

    西汉置,初属鄣郡。元封二年 (前109)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五十里陵阳镇。三国吴移治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广阳镇 (故址现已没入太平湖)。西晋属宣城郡。东晋咸康四年 (338)改名广阳县。古

  • 通鹤军

    唐置,属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垂拱二年 (686) 没入吐蕃。《旧唐书·韦皋传》: 贞元九年 (793) 攻吐蕃,皋 “乃命大将董勔、张芬出西山及南道,破峨和城、通鹤军”。即此。唐置,在今四川省

  • 辛立庄

    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四十里辛立庄镇。清《畿辅舆地全图》新城县:新立集在县东。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新城县图:东北有辛立庄。

  • 土木

    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偏南部。土木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400。唐乾元元年(758年)置统幕镇,又名统幕店,因镇北统军墓得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土木驿堡“本名统漠镇,唐初高开道据怀戎时所置,后讹为

  • 春风楼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。《明 一统志》卷59汉阳府: 春风楼 “在府治西。宋知军胡介在任,政和民安,乃建楼,标曰熙春。后守徐安民更名春风。元陈益稷又改名拱北”。

  • 乐望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四十里王望村。地节四年(前66)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乐望侯国于此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南。属北海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末恭城

    在今四川汶川县境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贞元十六年(800),“韦皋拔末恭、顒二城”, 即此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一带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贞元十六年(800年)“韦皋拔末恭、颙二城”,即此。

  • 望海冈

   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8阳江县: 望海冈 “在州南二里。其上见海。冈北有甘泉,风俗谓之神井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望海冈,“ 《类要》 云: 在州南二里。其山见海”。《方舆纪要

  • 大象山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大象山“在闽县东南五十五里,为城南巨障,下瞰马头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