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河县

临河县

①秦置,属九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古城乡 (高油房) 古城。西汉属朔方郡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。东径高阙南。河水又东径临河县故城北。” 民国 《临河县志》 卷下有 《高家油房古城考》,所记方位与此合。

②北周武平元年 (570) 置,为临河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隋开皇改属隰州,十八年 (598) 改为永和县。

③西魏置,为临河郡治。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境。隋废。

④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57: “以南临黄河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汲郡。唐属相州。北宋属澶州。金废。

⑤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西德州。治所在今山西石楼县境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
⑥唐贞观三年 (629) 置,属羁縻丛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境。广德后废。

⑦唐置,属羁縻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
⑧辽置,属饶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。金废。

⑨1929年升临河设治局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强油房 (今内蒙古临河市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84年改设临河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秦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东北乌加河南。属九原郡。东汉末年废。(2)北周宣帝置。一说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置,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。为临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为永和县。(3)隋开皇六年改东黎县置,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。属汲郡。北宋后废。(4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。治今山西省石楼县境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。金废。(5)辽太宗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南西拉木伦河北岸。(2)旧县名。1929年由临河设治局升设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张家油房。1984年撤销,改设临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恭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析阆中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二龙镇。七年 (627)省入阆中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阆中市东南。为阆州治。七年废。

  • 北屯镇

    清置,即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北屯乡。秦、汉置谷口县于此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南部。面积130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屯,人口1.4万。镇以驻地名,因1959年兵团农十师进驻屯

  • 牛羊城

    在今江西遂川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龙泉县:牛羊城在“县西北三里古山寨。宋建炎四年寇邱权犯(县),县令赵迪之筑城御之。亦曰牛羊寨”。

  • 新乡市

    1949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新乡县析置,为平原省会。治所即今河南新乡市。1952年划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北部、黄河北岸。面积8169平方千米(市辖区187平方千米)。人口556.7万(市辖区79.8万)。

  • 凉伞铺

    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 天启三年 (1623),讨奢崇明之乱,“与(秦) 良玉兵会,进攻永宁,击败奢寅于土地坎,追至老军营、 凉伞铺, 尽焚其营。 寅被二遁,

  • 曼哒喇萨

    即今印度东南沿海之马德拉斯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曼达剌萨在明牙剌西少南,由葛支里沿海陆行二十余日,水路顺风约五六日,俱英吉利所辖地。至此别为 一都会,在城郭,英吉利居此者亦有万人。”

  • 松岐山

   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松岐山 “在 (克度) 里寨南二里”。

  • 百丈峡

    亦名百丈岩。在今湖南慈利县西,接张家界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慈利县“茅花岭”条下:百丈峡“东北至九溪卫七十里。石崖两面对峙,高逾百丈。中有小峡,长三十里,流泉峻急,古木槎牙。峡畔有路通永定卫,最险”

  • 五马山

    ①在今河北赞皇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赞皇县:五马山在“县东十里,上有五石马,因名。岩隙出泉,甚甘美,名曰白马泉。后魏孝昌末,赵郡豪李显甫,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,方五、六十里居之,即五马诸山矣”。②

  • 浯屿

   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浯屿岛。《明通鉴》: 嘉靖二十八年 (1549),“是时浙江通番出入于宁波定海间,闽人通番出于漳州浯屿间”。《明史·和兰传》:天启中,和兰 “出没浯屿、白坑、东椗……甲洲间,要求互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