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汝镇

临汝镇

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改临汝县为镇,属梁县。即今河南汝州市西北六十里临汝镇。


在河南省汝州市西北部。面积124.6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汝镇,人口9600。唐为临汝县治,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年)废县称临汝镇。清为临汝里。1956年设临汝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为汝州、汝阳、伊川三县市交界处农贸中心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棉花、花生、烟叶等。有煤机、水泥、铸造、面粉、皮鞋等厂。焦柳铁路、洛界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崆峒山、妙水寺、龙泉寺、邓禹坟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僮阳郡

    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 置,治所在僮县(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)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为沭阳郡。南朝梁置,治怀文县(今江苏省沭阳县)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名沭阳郡。

  • 大藤峡水

    即今广西武宣县与桂平县间黔江段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大藤溪“在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。源出浔州大立山下,注于浔江。又有大藤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武宣县:浔江在“县东南三十里。亦曰大藤峡水,即柳江

  • 茶地

   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。清末太平军起义,曾设指挥部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北。清末太平军起义,曾设指挥部于此。

  • 马公泉

   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马公泉“宋嘉祐中,运使马公按部至州,以城跨山不可凿井,乃相视水脉,以竹引此泉入城中,公私赖之”。

  • 高句丽国

    亦作句骊、句丽或高丽。西汉末朱蒙建国,都国内城 (今吉林集安市城东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浑河上游以东,朝鲜狼林山以西,南到朝鲜清川江一带。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迁都丸都城 (今吉林集安市境)。4世纪

  • 勐 (猛) 宋

    即猛省。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。

  • 建信县

    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高帝封娄敬为建信侯,后为县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北青城镇东北小新城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西北。属千乘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剑道

    即剑阁道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,为石牛道一段。《梁书·太祖五子传》: 鄱阳王恢世子范 “出为益州刺史,开通剑道,克复华阳”。

  • 徒太山

    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。《魏书·勿吉国传》: 勿吉国 “国南有徒太山,魏言 ‘太白’,有虎豹罴狼害人,人不得山上溲汙,行径山者,皆以物盛”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 “其著者曰粟末部,居最南,抵太白山

  • 丈亭渡

    在今浙江余姚市东二十八里丈亭镇南姚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慈溪县:丈亭渡在“县(治今宁波市西北慈溪镇)西南四十五里慈溪江分流处也。旧建丈亭于其上。宋绍兴间改为丈亭馆。嘉靖三十五年官军败倭贼于此。今有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