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武县

临武县

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十五里古城渡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 “县侧临 (武)溪东,因曰临武。” 唐如意元年 (692) 改隆武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改临武县,属郴州。五代晋天福四年 (936) 废入桂阳监。南宋绍兴十六年 (1146)复置,属桂阳军,移治今临武县。元属桂阳路。明属桂阳州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在湖南省南部、北江支流武水上游,南与广东省接壤。属郴州市。面积1375平方千米。人口31万。辖5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初置临武县。治今县城东北9千米土地乡古城村,属桂阳郡。以南临武溪水得名。武周如意元年(692年)更名隆武县,属郴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名临武县。五代晋天福四年(939年)并入桂阳监。南宋绍兴十六年(1146年)复置临武县,移治今城关镇,属桂阳军。元属桂阳路。明属衡州府桂阳州。清属桂阳直隶州。1914年属衡阳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郴县专区,1951年属郴州专区。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,1954年属郴县专区。1959年并入宜章县。1961年复置临武县,属郴州专区。1968年属郴州地区,1994年属郴州市。地处南岭山地南部,地形以山地为主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山区多森林,用材林有松、杉、樟和竹等,经济林多油茶、柑橘和蜡树。农产以稻、甘薯为主。农副产品禾花鲤鱼、临武鸭、龙须草席有名。矿产有钨、锡、铅、锌、锑、煤、石墨等。工业以采矿、化肥、水泥、农机为主。公路有汝嘉、桂临等干线。名胜古迹有韩张山、舜峰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捍海堰

   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东海县: “西捍海堰在县 (今海州镇) 北三里,南接谢禄山,北至石城山,南北长六十三里,高五尺。隋开皇九年县令张孝征造”; “东捍海堰在县东北三里,西南接苍

  • 葛鲁城

    亦作葛笼城。为大理国屈部居住城。在今四川德昌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德昌路: “在建昌西南,所居蛮号屈部。元至元九年内附。十二年立定昌路,以本部为昌州。二十三年罢定昌路,并入德昌路,治本州葛鲁城。”

  • 呼罗珊

    亦作忽儿珊。今伊朗东北霍腊散一带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大食王末换为众所怨,“有呼罗珊木鹿人并波悉林将讨之,徇众曰: ‘助我者皆黑衣。’ 俄而众数万,即杀末换”。

  • 白纳长官司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贵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改属贵阳府。清以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在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。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废。

  • 外河

    明、清时指淮安府(治今江苏淮安市)城北的黄河为外河,与里河(今里运河)相对而言。明、清时指淮安府城北的黄河为外河,与里河(今里运河)相对而言。参见“里河”。

  • 什拉穆楞河

    即西拉沐伦河。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沐伦河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3:康熙二十九年(1690)八月,额鲁特准噶尔噶尔丹攻破喀尔喀蒙古,长驱南下至乌兰布通山,清抚远大将军福全进击,大破噶尔丹军,噶尔丹“拔营

  • 刘庄镇

    ①金置,属闻喜县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七十二里刘庄冶村。②一名柳庄镇。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刘庄镇“在沐阳县东四十里。为往来要路”。(1)在江苏省大丰市西部。面积96.2平方千米。人口4

  • 太公城

    故址在今缅甸中部抹谷附近。相传为缅甸最古都城。据《新元史·外国列传》 “缅国”条所述,此城同江头城、马来城、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。《新唐书·南蛮列传下》 骠国之“悉利移”城亦在此。

  • 浮洋市

    即今广东潮安县西北浮洋镇。清属海阳县。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潮安县西南浮洋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忠门镇

    清置,属莆田县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。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、笏石半岛中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忠门,人口900。唐林蕴,旌表“忠烈”,其后代居此,故名。1949年设忠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