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渎水

中渎水

即邗沟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流,西北至淮安市北入淮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中渎水,首受江于广陵郡之江都县……自江东北通射阳湖。《地理志》所谓渠水也。西北至末口入淮。”


即邗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“渠水”。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中渎水,首受江于广陵郡之江都县,县城临江,自江东北通射阳湖。《地理志》所谓渠水也。西北至末口入淮。”东晋永和中江都水断,一度曾自欧阳埭(今江苏省仪征市东北)引江水为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柏山

   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资丘镇南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长阳县: 黄柏山,“ 《县志》:在城西百三十里。高千余仞,广百数十里,南连四方台,亦高千仞,与本山相倚角。嘉庆元年,贼首林之华、覃家耀盘踞

  • 飞鸾岭

   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南十五里飞鸾镇。明嘉靖《福宁州志》卷2《山川》宁德县:飞鸾山“在二都,形如飞鸾展翼”,故名。

  • 淮源庙

    一名淮渎庙。或称淮渎祠。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。东汉延熹六年 (163)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平氏县注引 《荆州记》: “ (大复) 山南有淮源庙。” 《元和志》

  • 石岛特区

   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荣成县石岛镇置,治石岛镇(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)。1948年改设石岛市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荣成县石岛镇改置(县级),治今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。县以镇名。1948年

  • 滁水县

    隋开皇初改北谯县置,属扬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。大业初改为全椒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以北谯县改名,治今安徽省全椒县。大业初改名全椒县。

  • 东水渠

    集镇名。即今山东青州市北东水渠。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益寿县治此。

  • 梅子八关

    元代在今湖北长阳、五峰二土家族自治县境清江两岸八个关的总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长阳县 “渔洋关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境旧有梅子八关,四临江南,四临江北。元时置以备峒蛮。明改为二巡司。”

  • 松阳

    战国楚地。在今安徽枞阳县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 自鄂往, “逾江, 庚彭, 庚松易”。 松易, 即松阳。西汉置枞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即今安徽省枞阳县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自鄂往,“逾江

  • 汾源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岢岚县置,属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。大业四年(608)改为静乐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岢岚县置,治今山西省静乐县。属岚州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改为静乐县。

  • 和集县

    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置,属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。天宝初属越巂郡。后地入南诏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广平县置,为恭化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