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海

东海

古时东海之名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,相当于今之黄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自东河至于东海。”注:“徐州域。”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楚国僻陋,托东海之上。”秦汉以后,始以今黄海、东海同为东海。明代以后,北部称为黄海,南部始称东海,其海域始与今东海相当。


(1)古时东海名称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,相当于今之黄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自东河至于东海。”注:“徐州域。”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楚国僻陋,托东海之上。”秦汉以后,始以今黄海、东海同为东海。明代以后,北部称为黄海,南部仍称东海,其海域始和今日东海相当。(2)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。以在中国大陆之东得名。古代东海包有今东海、黄海范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八年(前219年),作琅邪台,立石刻,颂秦德,“东有东海,北过大夏,人迹所至,无不臣者”;又说:三十五年,“立石东海上朐界中,以为秦东门”,即此。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岛、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。北起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,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(一说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)一线与南海为界,东隔日本的九州岛、琉球群岛和中国的台湾岛与太平洋相接。面积79.48万平方千米,平均水深370米,最深 2719 米。盐度平均为33‰。鱼类资源丰富,有舟山群岛渔场,盛产带鱼、大黄鱼和墨鱼。沿岸岸线曲折,多岛屿。海底富石油。入海主要河流有长江、钱塘江、瓯江、闽江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节峒

   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唐崖长官司:百节峒在“司南里许”。

  • 龙潭城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五十里龙潭村。明正统末黄萧养据此称王,名千人聚。

  • 谷亭镇

    亦曰谷亭。即今山东鱼台县治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菏水“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”,即此。后讹为谷亭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谷亭镇“旧置谷亭闸及河桥水驿、谷亭递运所。北至济宁、南至沛县俱九十里,

  • 大石缸镇

   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金石镇(大石缸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三台县:大石缸“在县西北一百里”。

  • 夹江戍

   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泾口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夹江县:“隋分龙游、平羌二县,于泾上置夹江县。今北八十里(十为衍文),有夹江废戍,即泾上地也。旧治泾上,武德元年,移于今治也。”

  • 程江

    在今广东梅县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梅州程乡县有程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2梅州: 程江“在州之西北七十里。自义化涤源,浮于石坑,达于程源,历安仁归城南而会宁昌、长乐二江,以赴海焉。盖因程皎姓氏而

  • 大军岭

    又名大将岭。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。《寰宇通志》卷39袁州府:大军岭“在府城西北九十里。旧传隋炀帝时为战场,故名。山下有水浆湖”。

  • 外方山

    即嵩高山。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熊耳、外方、桐柏至于负尾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颍川郡崈高县:“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。”(1)古山名。即今河南省登封市北嵩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熊耳、

  • 江东六十四屯

    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对岸,俄罗斯阿穆尔州南。北起精奇里江,南抵豁尔莫勒津屯,长约一百八十里;西起黑龙江,东达清光绪十五年(1889)挖掘界濠,宽约八十里,为境内六十四个村屯的总称。原为旧瑷珲的所在

  • 新丰 (豐) 原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,东入渭南市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泠水 “历阴槃、新丰二原之间”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7: “新丰原,一名青原。在 (渭南) 县西南二十里……今泠水经此原之右。”《清一统志 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