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下沙镇

下沙镇

一名鹤沙镇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三十二里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下沙镇“峙邑南而近海,因名。宋置下沙盐场。旧有盐课司,后迁新场镇。而盐仓则自周浦徙于此。今亦废”。


(1)在上海市南汇区西部。面积23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沙,人口2000。以下沙浦(河)得名。宋置盐监。民国时为镇,1950年设下沙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乡,1986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螺钉、服装、五金、电子元件、板箱等厂。沪南公路经此。(2)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东部,南濒钱塘江。面积96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沙,人口 6000。1998年易乡置镇。地处滨江平原。为杭州市主要副食品基地,盛产蔬菜、家禽、奶牛、生猪、淡水鱼等。有五金、轻纺、建筑等业。镇区中沙,东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。公路通市区。(3)在福建省邵武市东部。面积94平方千米。人口7220。镇人民政府驻下沙,人口930。1971年由胡书公社析置屯上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4年改镇时更为今名。产稻、甘薯、松、杉、竹、笋干。有铜冶炼、化肥、橡胶、轮船翻制等厂。建有水库。鹰厦铁路、水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尔奇河

    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上游支流阿尔吉河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8:阿尔奇河“国语,阿尔奇,烧酒也。(黑龙江)城北一千四百七十里。源出北兴安岭,南流入精奇哩江”。

  • 诸闻泽

   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旗前旗东北之黄旗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强阴县: “诸闻泽在东北。”

  • 鲁密格桑

   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大桑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格桑土百户。

  • 罗局镇

    金置,属岐山县。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南二十五里罗局村。元废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岐山县东南部。属枣林镇。人口 3600。宋《元丰九域志》为马碛镇。明万历年间名挪集镇。清雍正年间已为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。

  • 龙岗山

    即石龙冈山。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1昌州:龙岗山“在大足县西三里”。在吉林省东南部,延伸至辽宁东部新宾满族自治县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龙岗山脉“以其为永陵干脉,故曰龙岗”。属长白山脉

  • 柘沟集

    即今山东泗水县西北二十六里柘沟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泗水县西北有柘沟集。

  • 三槽山

    在今四川合川市南嘉陵江磨下沱一带。西岸有南槽、后槽,东岸有石魁槽,故名。《元史·李进传》:己未(1259),“夏五月,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,始大战三槽山西”。即此。

  • 沙村

   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南沙村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7:泰和县东南有沙村。1931—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万太县治此。

  • 佛逝国

    室利佛逝国的省称。名见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下》 及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“广州通海夷道”。

  • 傜山

    亦作瑶山,又名大瑶山。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》: 大瑶山 “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。丛山叠箐,路险难行。宽袤六七十里。修水自此发源。内有六噶、六定、三片、六段等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