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明城

上明城

在今湖北松滋县北三十六里老城镇西。《晋书·桓冲传》:东晋太元二年(377),荆州刺史桓冲上疏曰:“南平孱陵县界,地名上明,田土膏良,可以资业军人。在吴时乐乡城以上四十余里,北枕大江。”于是移镇上明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上明城北。”即此。


在今湖北省松滋市北老城西。东晋太元二年(377年),荆州刺史桓冲“以秦人强盛,欲移阻江南,奏自江陵徙镇上明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安坡

    即皇子陂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万年县:永安坡“在县南二十五里。周七里。《十道志》曰:秦葬皇子,起冢陂北原上,因名皇子陂”。

  • 中后旗

    ①又称东路中后旗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中巴颜西。②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察干海尔汗一带。

  • 荻田桥市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十六里荻田铺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兴国州西北有荻田桥市。

  • 绥宁城

    清乾隆四十二年 (1777) 筑。今新疆玛纳斯县。同时建康吉城于其北,两城间筑墙连之,设靖远关。四十四年 (1779) 置绥来县于康吉城。光绪十年 (1884) 合为一城,移治绥宁城。

  • 天路山

    又名天露山。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天露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4广州义宁县:天路山“在县西十六里”。古山名。又作天露山。俗称铁炉山。即今广东省新兴县东南天露山。

  • 奉政原

    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7: 奉政原 “东西长三十里,南北阔三里”。光绪 《高陵县志》 卷1: 奉政原 “自泾阳来,过县达临潼,延及百里,高者四五丈,泾、渭之不得北徙者,此也”。

  • 和宁路

    元皇庆元年 (1312) 改和林路置,为岭北行省治所。治所在和林城 (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和尔和林)。辖境相当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,鄂嫩河上游及克鲁伦河上游流域以西蒙古国诸省区。元末废。元皇庆元年(13

  • 蒙茏城

   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举水出龟头山,西北流,径蒙茏戍南。梁定州治,蛮田秀超为刺史。” 即此。

  • 黄卜峒

   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宝庆府二》 载: 麻林峒、深冲峒、罗绕峒、黄卜峒、桃盆峒、茶冲峒、圳源洞、大绢峒等 “八峒皆瑶峒,以熟瑶为峒长,约束诸瑶”。清道光二十七年 (1847)天地会首领瑶民

  • 摆沙砦

   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都匀府: 摆沙砦,“ (明) 天启初,府境长田诸苗应安邦彦为乱,平越官军讨之,克其摆沙大砦。砦居诸寨之中,去平越百里,官军由间道袭破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