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角山

三角山

①在今辽宁海城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海州卫:三角山在“卫南二十里”。

②一名多智山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百二十里三尖寨,与霍山县接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26舒城县:“三角山在县西南三百五十里。高五里。山峰似角。一名多智。其山出水,以润益生人。又饮之聪明博敏,故曰多智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三角山“近时土豪结三尖寨于此。为控拒处。《志》云:山亦为霍山之支陇也”。

③在今河南信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信阳州:三角山在“州(今信阳市)西五十里。高峰横云,状如鼎足”。

④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三角山“在州北七十里。其山有二龙潭,因祷雨有应,赐寺额三峰山龙门禅院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1黄州府:三角山“峰峦秀拔,顶有三尖,故名”。

⑤在今湖北阳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:三角山“在州北九十里。州之名山也”。

⑥即莲花峰。在今广东东莞市南五十里。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4东莞县:三角山“一名莲花峰,九峰峻耸,故名。海舶往来,必过山下,粤海门户,最为险隘。东南界新安县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杨巷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。《北史·何妥传》: 南朝梁末,“时兰陵萧眘,亦有俊才,住青杨巷,妥住白杨头。时人为之语曰: ‘世有两俊,白杨何妥,青杨萧眘’。其见美如此”。

  • 巫城

    即巫县城。在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巫县故城南,县故楚之巫郡也。秦省郡,立县以隶南郡。吴孙休分为建平郡,治巫城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霍弋传》 裴注引《襄阳记》:西晋泰始四年(268)

  • 八公塠

   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31富平县:八公塠“其塠两畔各有小谷,象公字,中心有堆,因以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3云:“亦曰八公原,金人由扶风东还,将犯永兴,宋将贺师范与战,于此败死。今垒

  • 连珠滩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沅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沅江府一》:连珠滩“洲渚相连,其下即洪江口”。

  • 凤山墟

   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北十八里风山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6:新淦县北“城头又五里至风山”。

  • 七里江

   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象州:七里江在“州东七里。有天堂岭,江源出焉,流入象江”。

  • 汉东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上蔡县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大业初属竟陵郡。唐初废。②五代梁乾化三年(913)改唐城县置,属随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。后唐同光元年(923)复为唐城县。

  • 古尔班阿里玛图

    即今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3伊犁西路:古尔班阿里玛图“在伊犁郭勒南。……旧属准噶尔库本诺雅特部鄂齐尔乌巴什之昂吉”。

  • 图拉库河

   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源二道白河。《清一统志 · 吉林一》: 混同江,“江有东西二源: 东源出长白山颠之潭,激湍奔注,瀑布千寻,俗名图拉库。二派分流,东曰安巴图拉库河,西曰阿济格图拉库河,行数十里

  • 拉布土司

    旧作拉布库克住牧喇嘛或喇嘛拉布库克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拉布寺 (今青海称多县南拉布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