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澨水

三澨水

在今湖北天门市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过三澨,至于大别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三澨水在“县南三十里。出京山县西七十里之磨石山,流入县界,东注于蒿台湖。或以为即《禹贡》之三澨也,亦曰三汊口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福零县

    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环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。属环州。宋改属宜州所领羁縻镇宁州。后废。

  • 倒回谷

    又作蓝田谷。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。“关中八川”之中的灞水、浐水即发源于此。唐广德元年(763年)吐蕃陷长安,郭子仪军自牛心谷经此入商州。

  • 马盂山

    今内蒙古赤峰市西、河北承德市东之七老图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中京大定府有马盂山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2引《元一统志》:马盂山“在大宁县西六十里。中有一峰,形类马盂,故云”。

  • 仓基湖

    在今江苏宿迁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宿迁县:仓基湖在“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寰宇记》:湖周四十五里。旧为石崇积贮之所。有闸曰石崇闸,其水导流为崇河,入桃源县界”。

  • 通化门

    唐长安外郭城东面偏北的一门。隋初建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长乐西路陕西省火电公司东南角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 十月,赴援襄城的泾原军路过京师,兵变,德宗 “又命中使宣慰,贼已至通化门

  • 新篁镇

    民国时置,属嘉兴县。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四十六里新篁镇。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东南部,南邻海盐县。面积33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篁,人口3800。 唐、宋名竹里,以四周多竹故名;后成茧

  • 金廂坪

    即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巡检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南漳县 “七里滩镇” 条下: “县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廂坪巡司。”

  • 高台 (臺) 千户所

    明景泰七年 (1456) 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高台所: “曰高台者,以其地稍高,控扼戎番之要冲也。” 清雍正二年 (1724) 改为高台县。

  • 阿剌忽马乞

    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部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“阿剌忽马乞迤东,蒜吉纳秃山、木儿速拓、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、哈老哥鲁等地,汝则居之。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西伊和吉仁高勒

  • 安邑郡

    北周置,属虞州。治所在夏县(今山西夏县)。辖境相当今运城市东部及夏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义宁元年(617)复置,治所在安邑县(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)。唐武德元年(618)废。北周置,治夏县(今属山西)。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