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游洞

三游洞
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二十五里长江西陵峡东口北岸峭壁,东临下牢溪。唐白居易与弟知退及元微之三人游此,各赋诗,居易为之序。北宋苏轼、苏辙及欧阳修俱有三游洞诗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登三游洞,蹑石镫二里。其险处不可著脚,洞大如三间屋,有一穴通人过,然阴黑峻险尤可畏。”


在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灯影峡下游江北,距湖北省宜昌市10千米。唐元和十四年(819年),白居易、元稹、白行简三人曾来此寻幽探胜,赋诗抒怀,并由白居易撰《三游洞序》以纪其事,此洞始名“三游”。北宋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也曾游此,人们称为“后三游”。洞形成于峭壁中部,背倚西陵峡,面临下牢溪,高峦深谷,山水秀丽。洞室面积约700平方米,洞石褶皱起伏,形态富于变幻,或如兽奔蛇舞,或若惊涛流云,奇丽多姿。洞中部有钟乳石二根并列下垂,宛如门楹,将洞隔成两室,前室明旷,后室幽深,其旁复有一小洞颇狭窄,扶壁佝偻前行,可至洞外俯瞰大江。洞室内外石壁上,存有欧阳修、黄庭坚、叶衡等宋人题刻10余处和明代重刻《三游洞序》石碑一通及其他诗文题刻40余处,还刻有近人柯逢时、张难先、冯玉祥等的题词。洞外山顶及其附近,还有传为三国蜀汉刘备义子刘封所筑的城垒和张飞擂鼓台等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八府

    明、清时期习称浙江省会杭州以南的绍兴、宁波、台州、金华、衢州、严州、温州、处州八府为上八府,相当今浙江省的新安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一线以南全部地区和建德、桐庐、淳安三县(市)。称杭州、嘉兴、湖州三府为下

  • 宁城设治局

    1931年12月改大宁设治局置,治所在小城子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)。1932年升为宁城县。1931年12月由大宁设治局改名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城子镇。1932年升县,隶热河省。

  • 白豹水

   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7郴州:白豹山“又有白豹水,源出白豹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: 白豹水“源出白豹山, 流合郴水”。

  • 龙涸防

    北周保定五年(565)于龙涸城置,在今四川松潘县。天和元年(566)于此置扶州、龙涸郡和嘉诚县。

  • 正龙山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清嘉庆《峨眉县志》卷1:正龙山在“县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绥东县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由锡埒图库伦喇嘛旗及奈曼旗等地置,属奉天省朝阳府。治所在小库伦(今库伦旗驻地库伦镇)。为清时著名马市。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。1928年属热河省。1931年迁今奈曼旗东北

  • 鸦 (鵶) 桥江

    亦名绿鸭水。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四十里鸭桥江。为车陂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郁林州: 鸦桥江 “源出绿鸦山,亦名绿鸦水”。

  • 耿马设治局

    1939年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。1952年改置耿马县。1942年由顺宁县属耿马宣抚司地析置,治耿马(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驻地)。1949年改设耿马设治区,1952年升县。

  • 三道沟

    ①即今吉林和龙市。旧属延吉县,1940年和龙县迁治于此。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三道沟河。河东有三道沟村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1珲春河支流有三道沟河。③即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拜

  • 钳矢州

   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为钳矣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