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渡河
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兴文县:“水车河一名三渡河,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, 至县东北, 又西流,经梅岭堡入长宁县,注淯溪。”
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兴文县:“水车河一名三渡河,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, 至县东北, 又西流,经梅岭堡入长宁县,注淯溪。”
即 “土伯特” 的异译。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。即“唐古特”。
又作打板、杜并足、杜瓶、杜板。即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北岸之厨闽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·苏吉丹》: “其与国有思鲁瓦及猪蛮。猪蛮多盗,华人鲜至。”
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兰溪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福建省上杭县东南部、黄潭河东岸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厚里岗,人口350。兰溪一称兰家渡。传昔蓝氏捐船渡客,名蓝家渡,后衍为今名。
1929年改绥东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敖来密屯 (今黑龙江省绥滨县)。在黑龙江省东北部、黑龙江南岸、松花江北岸,隔江与俄罗斯相望。属鹤岗市。面积3335平方千米。人口 18.7 万。辖3镇、6乡
①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,接石阡、岑巩县界。明时为山苗所居,万历三十四年(1606)陈璘率军攻此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水银山“南临蜀河,北连鹘岭,有硃砂水银洞三处”。古
北魏延兴二年(472)改华州置,治所在今甘肃宁县。太和十一年(487)改置班州。
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。为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。明为首善书院,万历三十三年 (1605)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此建经堂传教。清顺治七年 (1650) 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此正式营建南堂
①又名清凉山。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隅。主峰北台顶, 海拔3058米。《寰宇记》卷49引《水经注》云:“五台山五峦巍然, 故谓之五台山。”山中有显通寺、塔院寺、菩萨顶、殊像寺、南禅寺、佛光寺等,是我国佛教
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北鸾湾镇附近。
清康熙三年 (1664) 由湖广省分为左右两布政使司,六年 (1667) 右司改为湖南省。省会在长沙府 (治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。1913年废长沙府,长沙县为湖南省会。1933年由长沙县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