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浰水

三浰水

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连平州和平县:“西北有浰头山,三浰水出焉,亦名和平水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和平县:三浰水“在县北三十里。其源一出龙南县之牛冈,一出九连山,水流屈曲,经三浰涧,溪涧之水皆合焉。亦曰上、中、下三浰水,龙川、长乐、龙南、安源四县交接之道,闽广、江西闰余之地也。王守仁云:‘三浰之地守之足以控诸贼之咽喉,不守则为狐鼠之窟穴’,盖以山险深阻故也。《图经》,三浰水东流合汤坊水、乌虎镇水,南合县前溪水,下流经龙川入于东江”。


古水名。即今广东省和平县浰江。明代为龙川(今龙川县西南佗城)、长乐(今五华县西北华城)、龙南、安远(今皆属江西省)四县交之道,福建、广东、江西三省闰余之地,故明王守仁云:“三浰之地,守之足以控诸贼之咽喉,不守则为狐鼠之窟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化里

   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。清代以原教化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

  • 仙回营

    明万历时置,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仙回瑶族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安州:仙回营“其地有仙回洞,东南去昭平县百二十里,亦曰仙回山。本属平乐县。弘治十一年,督臣邓廷瓒请以仙回洞田给昭平堡耕种,是也。万历四年

  • 蒙山堡

   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庆远府》: 蒙山堡 “在思恩县南五十里。相近又有下利堡,系河池、宜山二州县大路,为县南要冲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。清康熙二年(166

  • 武口

    又名沙芜口、沙武口。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五十里长江北岸沙口村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之左有武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南齐中兴元年 (501),“吴子阳等进军武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武口,武湖水出江之口。

  • 肥西县

    1948年析合肥县西部置,治所在今安徽肥西县西南双河镇。1949年移治今肥西县 (上派河镇)。在安徽省中部、巢湖西岸。属合肥市。面积 2123 平方千米。人口96.5万。辖12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

  • 作重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风采楼

    在今广东韶关市内。明弘治十年(1497)为纪念宋代名医余靖而建,其名取自蔡君谟诗“必有谋猷裨帝右,更加风采动朝端”。1933年重建。楼上挂“风采楼”匾,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手笔。

  • 高寨

   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新城县: 高寨在 “县东南三里。唐末危全讽起兵常屯据于此。今堙”。②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高寨乡。明 《西宁卫志》 卷2: 卫城 “东二十五里有傅家

  • 承州

    ①北宋大观三年 (1109) 置,治所在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北馁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等县地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。②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 升高邮军置,治所在高邮县 (今江

  • 始丰 (豐) 溪

    灵江支流。一名大溪。源出浙江磐安县东南大盆山,东北流至天台,折而南流经临海市西北入灵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26台州临海县: 临海江“有二水合成一水,一自始丰溪,一自乐安溪,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