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泉县

三泉县

①北魏正始中置,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。以界内三泉山为名。后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为南安州治。八年(625)属利州。天宝元年(742)属兴元府,移治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。北宋升为大安军。南宋绍兴三年(1133)徙治今宁强县北大安镇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。

②隋义宁二年(618)置,属弘化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桐川乡(党崾岘)。《元和志》卷3同川县:“分宁州之彭原县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县”,因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名同川县。

③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。后废。


古县名。(1)北魏正始中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山嘉陵江畔。“以界内三泉山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后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天宝元年(742年)移治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镇。属梁州,兴元后属兴元府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年,一作五年)直属京师。至道二年(996年)于县置大安军,次年军废,仍直属京师。南宋绍兴三年(1133年)复于县置大安军。元初为大安州治,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县入州。(2)隋义宁二年(618年)析彭原县置,治今甘肃省庆城县西桐川。属弘化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同川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师泉

   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2云安军:天师泉“在县(旧治在今云阳镇)西二里洞灵观侧。每五月江水涨浊,一水自岩窦间溢出,甘洁清洌,足一邑之用,尽九月而止,号天师泉”。

  • 谷藏堡

    北宋熙宁七年(1074)置,属岷州。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。

  •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置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,二十八年(1291)升宣慰司都元帅府,属云南行省。于永昌(即今云南保山市)置司。领大理路、永昌府、腾冲府、鹤庆路、姚安路、蒙化路、顺宁府及金齿百夷诸路。

  • 尹卯垒

    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永初三年(422),“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、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、叔孙建南渡河,军于碻磝。癸未,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”。景平元年(423),“道济

  • 安边镇

    在今山西应县东二十里。金元好问诗“三冈四镇护金城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 称:“旧以赵霸、黄花、护驾为三冈,以安边、大罗、司马、神武为四镇。”(1)在四川省宜宾县中部偏西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2.2

  • 安舟冈

    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六十里淮河北岸安冈乡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1:安舟冈“往来舟楫,依岗湾泊,故名”。

  • 括仓山

    即括苍山。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永嘉郡括苍县有 “括仓山”,即此。

  • 牛首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四年(前698),宋人以诸侯之师伐郑,“取牛首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,后入于宋。在今河南省通许县东北。《左传》桓公十四年(前698年):宋人以诸侯伐郑

  • 圆觉寺

    在今山西浑源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圆觉寺 “在浑源州治东。金正隆三年建”。今寺宇已毁,而古塔独存。

  • 博昌

    战国时齐邑。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。《战国策·齐六》: “千乘、博昌之间,方数百里。”古邑名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博兴县南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千乘、博昌之间,方数百里。”即此。西汉置博昌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