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年县

万年县

①西汉高帝分栎阳县置,与栎阳县同城而治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古城村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移治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, 与长安县同为京兆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西安市,改名大兴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名万年县,属雍州。开元元年(713)为京兆府治。天宝七年(748)改为咸宁县。乾元元年(758)复名万年县。五代梁改名大年县,为大安府治。后唐仍名万年县。北宋宣和七年(1125)改名樊川县。

②东晋安帝时因秦、雍流民置,属怀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南。北周废。

③东晋侨置,属义成郡。寄治襄阳(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)。南朝宋寄治均口(今湖北丹江口市)。梁废。

④北魏延和元年(432)改平城县置,为代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。太和十七年(493)复改平城县。

⑤北魏置,属昌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孝昌中废。

⑥东魏天平中置,属昌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⑦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阳县置,属京兆郡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镇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名栎阳县。

⑧明正德七年(1512)置,属饶州府。治所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万年县:万年山“在县治北,亦曰万年峰,县以此名”。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59年徙今治陈营镇。

⑨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(1662)郑成功置,属承天府。治所在二赞行(今台湾省台南县南仁德乡二行村)。康熙三年(1664)改为万年州。


(1)古县名。(1)汉高祖十年(前197年)析栎阳县置,与栎阳县(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北)同城而治。为汉太上皇奉陵邑。属内史。后历属左冯翊、京兆郡、冯翊郡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并入广阳县。隋复改广阳县为万年县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栎阳镇。初属雍州,大业三年(607年)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栎阳县。(2)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析长安、霸城、山北三县置,与长安同城而治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。属雍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大兴县,仍属雍州。大业初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万年县。属京兆府。天宝七载(748年)改咸宁县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故名。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年)改大年县,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改万年县。北宋宣和七年(1125年)改樊川县。(3)北魏延和元年(432年)置,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古城。为万年尹治。太和十七年(493年)复改平城县。(4)北魏置,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。属燕郡。隋开皇初省入昌平县。(5)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十二月,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,治兴隆里(今台湾高雄市北旧城)。属承天府。辖今台湾省南部地区。康熙三年(1664年)升万年州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东北部、乐安河下游。属上饶市。面积1140平方千米。人口35.3万。辖6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陈营镇。明正德七年(1512年)析余干、鄱阳、乐平、贵溪四县置万年县,治库田畈(今青云镇),属饶州府。以治所建于万年峰之阳,并取长治久安之意而得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万年山“在县治北,亦曰万年峰。县以此名”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隶浔阳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—1950年先后属鄱阳、乐平、浮梁专区。1952年属上饶专区。1961年县人民政府迁驻陈营镇。1970年属上饶地区,2000年属上饶市。地处怀玉山西段北麓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,境北乐安河沿岸为平原,中部、南部为低山丘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副业以稻、棉花、果桑、茶叶、畜禽养殖为主,为省粮食、芝麻、茶叶生产基地县和生猪、珍珠出口生产基地县。特产“万年贡米”、珍珠。山地富森林。有金、银、煤、钨、石灰石、瓷土等矿。工业有水泥、采矿、磷肥、阀门、造纸、制革、食品等。江西水泥厂设此,为全国十大水泥厂之一。皖赣铁路纵贯县境,有206国道、黄锦、珠青、南峡等公路,乐安河水运经鄱阳湖可入长江。纪念地有中共赣东北特委旧址。名胜古迹有大源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、青云塔、大赦庵旧址、兴旺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巑关

    明正统初置,故址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南,接屯留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襄垣县:“五巑关在五巑山上,正统初置巡司于此。”

  • 大兴郡

    北魏置,属盐州。治所在大兴县(今陕西定边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定边县、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旗部分地。西魏改名五原郡,寻又改为大兴郡。后复为盐州。北魏神䴥四年(431年)平夏赫连昌后置,

  • 胡甲水

    亦名侯甲水、护甲水。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百里。西北流径祁县南,折而西南流至平遥县西南入汾水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侯甲水 “发源祁县胡甲山,……西北径中都县故城南,……又西北入邬陂,而归于汾流矣”。

  • 阿城县

    清宣统元年(1909)改阿勒楚喀副都统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。民国初属吉林省滨江道。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城南白城有金故都上京及会宁府遗址。古旧县名。清宣统元年(

  • 明珠曲

    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元年 (911), “蜀主以昌王宗为应援招讨使,定戎团练使王宗播为四招讨马步都指挥使,将兵救定军,壁于廉、让之间,与唐道袭合击岐兵,大破之于明

  • 大溵淀

    即古大渥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大溵淀,“《通志》:大溵淀在新安县西北五里。周四十里, 即大渥淀”。清雍正四年(1726)疏渠泄水,营田数千顷,为膏腴之地。

  • 黄连洞

    本名连城洞,在今福建宁化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 《景物下》: 黄连洞 “在宁化县,县旧以此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元元年 (894),“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,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

  • 陈岩山

   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陈岩山“在县西二十六里。中峰尖耸,东西二峰屹立,谓之二台。有瀑布泉,飞落数百丈。昔有萧姓者开路于山左,通龙岩、尤溪二县。凭虚架石,下瞷深涧,过者股慄”。

  • 九里

   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五子传》 引《吴历》曰:“(孙)和四子:皓、德、谦、俊。孙休即位,封德钱唐侯,谦永安侯,俊拜骑都尉。皓在武昌,吴兴施但因民之不堪命,聚万余人,劫谦,将至秣陵,

  • 云场坪

    又名大硐喇。即今贵州铜仁市东三十四里云场坪镇。因产朱砂,明初设银场坪水银局,后以银场坪谐音称为云场坪。1899年美国殖民者侵入,掠取汞矿,设立大硐喇汞矿厂。民国年间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理。1953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