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麻姑搔背

麻姑搔背

晋.葛洪《神仙传.麻姑》:“汉孝桓帝时,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京家。”“蔡京亦举家见之,是好女子,年可十八、九许……”

“又麻姑鸟爪,蔡京见之,心中念言:背大痒时,得此爪以爬背,当佳。方平已知京心中所念,即使人牵京鞭之,谓曰:‘麻姑,神人也。汝何忽谓爪可以爬背耶?’但见鞭着京背,亦不见有人持鞭者。”

蔡京见麻姑指爪纤细,因而产生“搔背”之想。神仙认为是亵渎神明,故体罚他。后因以“麻姑搔背”用为仙人侍奉的典故。

唐.李白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诗:“明星玉女备酒扫,麻姑搔背指爪轻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 · 葛洪 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汉孝桓帝时,神仙王远,字方平,降于蔡经家。……如此两时间,麻姑至矣,来时亦先闻人马箫鼓声,既至,从官半于方平。麻姑至,蔡经亦举家见之,是好女子,年十八九许,于顶中作髻,余发垂至腰。……姑欲见蔡经母及妇侄,时弟妇新产数十日,麻姑望见乃知之,曰:‘噫,且止勿前。’既求少许米,得米便撒之掷地,视其米,皆成真珠矣。方平笑曰:‘姑故年少,吾老矣,了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。’……又麻姑鸟爪,蔡经见之,心中念言: 背大痒时,得此爪以爬背,当佳。方平已知经心中所念,即使人牵经鞭之。谓曰:‘麻姑神人也,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?’但见鞭着经背,亦不见有人持鞭者。方平告经曰:‘吾鞭不可妄得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桓帝时,有神仙王远 (字方平) 下降于蔡经家中。过一会儿,神仙麻姑也来了,是位十八九岁的美貌女子。麻姑想见见蔡经母亲及其他亲属,当时蔡的弟妇刚生产几十天,麻姑即不让她近前,要来一些米,撒在地上,再看米都变成珍珠。王方平笑道:“姑还是年轻,我已老了,不再爱弄这种游戏变化了。”麻姑的指甲很长,如同鸟爪一样。蔡经见了,心里想: 如果后背作痒,让这样的手搔一搔倒很好。方平马上便知蔡心中所想,让人把蔡牵去鞭打。说:“麻姑是仙子,你怎么可以想用她的手来搔背呢?”只看见鞭子打在蔡的背上,可看不见有人拿鞭子。方平又说:“我的仙鞭也不是随便可以挨到的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仙家神通变化; 或以“痒处搔”指触到有兴趣处,感到舒服痛快。

【典形】 丹化米、方平神鞭、粒成珠、麻姑鸟爪、麻姑搔背、麻姑戏、麻姑爪、鸟爪仙、爬背、仙人抓、仙爪、噀饭、痒处搔、掷米、麻姑信、麻姑降、背痒搔、仙爪爬。

【示例】

〔丹化米〕 宋·苏轼《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》:“曾经丹化米,亲授枣如瓜。”

〔方平神鞭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子由书清汶老》:“检点凡心早除拂,方平神鞭常使物。”

〔粒成珠〕 宋·黄庭坚《寄南阳谢外舅》:“少年喜狡狯,叱化粒成珠。”

〔麻姑鸟爪〕 明·余怀《水龙吟》:“待何时倩取,麻姑鸟爪,为余搔背。”〔麻姑搔背〕 唐·李白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:“明星玉女备洒扫,麻姑搔背指爪轻。”

〔麻姑戏〕 清·程先贞《和钱牧斋先生柳姬》:“少年看取麻姑戏,漫掷丹砂送好风。”

〔麻姑爪〕 宋·苏辙《赠吴子野道人》:“道成若见王方平,背痒莫念麻姑爪。”

〔鸟爪仙〕 宋·陆游《书怀》:“招呼方瞳翁,邂逅鸟爪仙。”

〔爬背〕 宋·苏轼《寄蔡子华》:“莫从唐举问封侯,但遣麻姑更爬背。”

〔仙人抓〕 宋·苏舜钦《奉酬公素学士见招》:“病膜谁将宝篦刮,痒背恰得仙人抓。”

〔仙爪〕 宋·张元干《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宫诗》:“字中仙爪便搔痒,句里灵犀解辟尘。”

〔噀饭〕 唐·元稹《春分投简明洞天作》:“投壶怜玉女,噀饭笑麻姑。”

〔痒处搔〕 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搔。”

〔掷米〕 宋·陆游《夜大雪歌》:“初疑天女下散花,复恐麻姑行掷米。”


【词语麻姑搔背】  成语:麻姑搔背汉语词典:麻姑搔背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山倾倒

    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,见者叹曰:‘萧萧肃肃,爽朗清举。’或曰:‘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。’山公(即山涛)曰:‘嵇叔夜(嵇康字叔夜)之为人也,岩岩(高峻的样子)若孤松之独立;其

  • 竹使

    同“竹使符”。唐房孺复《酬窦大闲居见寄》诗:“名惭竹使宦情少,路隔桃源归思迷。”【词语竹使】   汉语大词典:竹使

  • 借寇兵,赍盗粮

    秦.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,却宾客以业诸侯,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。”把武器献给匪徒,把粮食送给盗贼,无异于帮倒忙。秦王听信大臣的话,下令逐客。

  • 庭阶兰玉

    源见“谢庭兰玉”。喻指优秀子弟。宋无名氏《庆千秋》词:“好是庭阶兰玉,伴一枝丹桂,戏舞莱衣。”

  • 一仍旧贯

    《论语.先进》:“鲁人为长府,闵子骞曰:‘仍旧贯,如之何?何必改作?’”何晏集解引郑玄曰:“仍,因也。贯,事也。因旧事则可也,何必复更改作。”后以“一仍旧贯”表示完全按照旧例。《晋书.殷仲堪传》:“谓

  • 衣衾藏李固

    《后汉书.李固传》:“冀乃……露固尸于四衢,令有敢临者加其罪。固弟子汝南郭亮,年始成童……诣阙上书,乞收固尸。不许,因往临哭,陈辞于前,遂守丧不去。……南阳人董班亦往哭固,而殉尸不肯去。太后怜之,乃听

  • 归鹤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谓不忘故乡的人。唐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东走穷归鹤,南征尽跕鸢。”【词语归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归鹤

  • 相如病渴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载:汉文学家司马相如,字长卿,曾为孝文园令。患有消渴疾。因仕途失意,常称病闲居。后因以“相如病渴”为文人失意居闲、贫病交加的典故。宋黄庭坚《以梅馈晁深道戏赠》诗:“相如病渴应须此

  • 阮郎

    源见“刘阮天台”。指阮肇,借指情郎。唐刘长卿《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》诗:“应向桃源里,教他唤阮郎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传歌》:“配他公子千金体,年年不放阮郎归,买宅桃叶春水。”【词语阮郎】   汉语大

  • 鸡犬云间

    同“鸡犬升天”。清尤侗《浪淘沙.题刘六皆桃源图》诗:“莫学淮南天上去,鸡犬云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