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鸡口牛后

鸡口牛后

原作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鸡口,鸡进食处;牛后,牛排便处。意谓宁可为小国之君以保持自主,不愿作大国附庸而受制于人。或作“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”。公元前333年,苏秦说服燕、赵、楚、齐四国推行合纵政策之后,又到韩国,向韩昭侯宣传合纵。他说,韩国地势险要,幅员辽阔,兵力强盛,武器先进,而大王您又极其贤明。这样好的条件,竟然向秦国称臣,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。再说,您如向秦称臣,秦国一定要年年要求您割地于秦。如果答应要求,势必把韩国的土地割让净尽;如果不给,则会前功尽弃而招致进攻。我听民谚说,宁作进食之鸡口,不作排粪之牛后。您现在西向称臣于秦国,和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?以大王之贤明,兼之以有韩国强大之军队,而有牛后之名,我都为此感到羞耻。一席话说得韩昭侯变了脸色,怒气冲冲地振臂按剑,仰天长叹说,即使我死了,也不能屈膝事秦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韩策》一《苏秦为楚合纵说韩王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’。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夫以大王之贤,挟强韩之兵,而有牛后之名,臣窃为大王羞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罗愿《尔雅翼·释篇》:“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。尸,主也,一群之主,所以将众者。从,从物者也,随群而往,制不在我也。” 宋·陈师道《送冯翊朱令》:“三楚风流信有人,先声今已彻咸秦。宁为鸡口官无小,欲试牛刀久要新。” 后汉·阮瑀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昔秦说韩,羞以牛后。韩王按剑,作色而怒。”


见“鸡尸牛从”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且夫大王之地有尽,而秦之求无已。夫以有尽之地,而逆无已之求,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,不战而地已削矣。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战国时苏秦对韩宣王说:“现在大王的土地是有数的,而秦国对韩的要求却没完没了。以有数的地,来应付秦无餍的要求,这就是在买祸招怨啊,不打仗而土地已被侵削了。我听说有个谚语:‘宁为鸡口,勿为牛后。’现在大王向西面像臣子一样服事秦国,这不就和作牛后一样吗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宁可在小范围内当家做主,也不随在大人物后面受支配。

【典形】 鸡口牛后、宁为鸡口、牛后、牛后人、作牛后。

【示例】

〔鸡口牛后〕 宋·陈师道《次韵秦观听雁闻鸡》之二:“固知鸡口羞牛后,不待鸡群已可惊。”

〔宁为鸡口〕 宋·陈师道《送冯翊宋令》:“宁为鸡口官无小,欲试牛刀久要新。”

〔牛后〕 唐·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》:“那能作牛后; 更拟助鸿基。”

〔牛后人〕 宋·黄庭坚 《赠高子勉》:“听它下虎口著,我不为牛后人。”

〔作牛后〕 宋·苏轼《龙尾砚歌》:“况嗔苏子风咮铭,戏语相嘲作牛后。”


【词语鸡口牛后】  成语:鸡口牛后汉语词典:鸡口牛后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尹与孔融

    《后汉书》卷七十《孔融传》:“融幼有异才。年十岁,随父诣京师。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,不妄接士宾客,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,皆不得白。融欲观其人,故造膺门……膺大笑曰:‘高明必为伟器。’”河南尹李膺

  • 盐梅

    《尚书.商书.说命下》:“王曰:‘来汝说……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’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盐咸梅醋,羹需卤醋以和之。”上古时人,茹毛饮血,不知烹调,故善以盐梅(酸味)调味的人被视为圣人。殷高宗武丁把宰相

  • 撩虎

    同“撩虎须”。清王夫之《章灵赋》:“奋残形以殆庶兮,危叹于撩虎。”【词语撩虎】   汉语大词典:撩虎

  • 听乐属文

    唐李翰一边听声乐,一边写文章的事。《渊鉴类函.乐总载三》:“唐李翰为文,思迟。求乐者,奏之,神逸,乃属文。”属( ㄓㄨˇ zhǔ 主)文:作文章。

  • 十世宥能

    同“十世宥”。晋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我虽末学,闻之前典,十世宥能,表墓旌善。”见“十世宥”。晋·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我虽末学,闻之前典,~,有墓旌善。”【词语十世宥能】   汉语大词典:十世宥能

  • 长安纸价

    同“洛阳纸贵”。清袁于令《西楼记.觅缘》:“技擅雕虫,素重长安纸价。”

  • 截发剉藁

    同“剪发待宾”。明徐渭《寿史母序》:“陶侃之母贫约无他营也,截发剉藁,以易其供,以给其秣。”

  • 嵇康羡王烈

    源见“王烈髓”。指希冀得道成仙。宋苏轼《石芝》诗:“亦知洞府嘲轻脱,终胜嵇康羡王烈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王烈》:“王烈者字长休,邯郸人也,常服黄精及铅,年三百三十八岁,犹有少容,登山历险,行

  • 门可张罗

    同“门可罗雀”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八七引唐韦述《两京记.秘书省》:“唐初,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,自是门可张罗。”见“门可罗雀”。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三年》:“西府车骑填凑,东第~。”【词语门可张

  • 蹇连

    《易.蹇》:“往蹇来连。”王弼注:“往来皆难。”后以“蹇连”指艰难困厄。《汉书.叙传上》:“纷屯亶与蹇连兮,何艰多而智寡!”唐白居易《哭王质夫》诗:“出身既蹇连,生世仍须臾。”【词语蹇连】   汉语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