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鱼目混珠

鱼目混珠

《参同契》上:“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槚。”后因以“鱼目混珠”比喻以假乱真。《玉娇梨》十二回:“唯门生以鱼目混珠,有辱宗师藻鉴。”


主谓 鱼眼睛混杂在珍珠里。比喻以假充真。语本《参同契》上:“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槚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2卷18章:“咱们得弄清楚是非,不能~。”△贬义。用以形容耍手段进行蒙混、欺骗。→鱼目似珠 以假乱真 冒名顶替 滥竽充数 炫玉贾石 挂牵头卖狗肉 ↔货真价实 真才实学。也作“鱼目混珍”、“鱼目间珠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文选·卢谌 〈赠刘琨〉》:“夜光报于鱼目。”唐·李善注引 《雒书》 曰:“秦失金镜,鱼目入珠。”郑玄曰:“鱼目乱真珠。”《文选·任昉〈到大司马记室笺〉》:“惟此鱼目,唐突玙璠。”注引《韩诗外传》曰:“白骨类象,鱼目似珠。”

【今译】 鱼眼睛与珍珠有些相似,把鱼眼睛混入珍珠充数,真假难辨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以假充真,真伪混杂。

【典形】 鱼目、鱼目混夜光、鱼目混珍、鱼目俪玙璠、鱼目笑明月、鱼目珠、鱼目相哂、夜光同鱼目。

【示例】

〔鱼目〕 唐·王勃《上武侍极启》:“鱼目滥持,自拟灵蛇之色。”

〔鱼目混夜光〕 清·黄鷟来《赠陈省斋》:“鱼目混夜光,流俗难与伍。”

〔鱼目混珍〕 唐·李白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蝘蜒嘲龙,鱼目混珍。嫫母衣锦,西施负薪。”

〔鱼目俪玙璠〕 唐·刘禹锡《元和癸己岁仲秋》:“鸢飞入鹰隼,鱼目俪玙璠。”

〔鱼目 笑明月〕 晋· 张景阳 《杂诗》:“瓴甋夸玙璠,鱼目笑明月。”

〔鱼目珠〕 明·袁宏道《感兴》 之三:“家家飨五城,谁辨鱼目珠。”


【词语鱼目混珠】  成语:鱼目混珠汉语词典:鱼目混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邛涤器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形容文人落拓不遇。宋秦观《人材》:“文如长卿而有临邛涤器之陋,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【词语临邛涤器】  成语:临邛涤器汉语大词典:临邛涤器

  • 扣角歌

    同“饭牛歌”。清顾炎武《哭归高士》诗:“常为扣角歌,不作穷途哭。”【词语扣角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扣角歌

  • 惄焉心如捣

    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:“我心忧伤,惄焉如捣。”汉.毛氏传:“惄,思也。捣,心疾也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惄焉悲闷如有物之捣心也。”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中有“惄(nì思也)焉如捣”语,是说悲伤有如物之捣心。

  • 碧纱护

    同“碧纱笼护”。清刘嗣绾《金缕曲.为吴思亭题复园红板桥诗册》词:“五字诗成同脱手,让山僧提挈盟鸥鹭,珠唾落,碧纱护。”

  • 负米安亲

    同“负米”。唐罗隐《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》诗:“雠书发迹官虽屈,负米安亲路不赊。”

  • 剪取吴淞

    唐.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焉得并州快剪刀,剪取吴淞半江水。”杜甫诗意是:王宰山水画画得极好,很想用快剪刀剪下半幅画来留在身边。后引伸此语用以喻对艺术作品的评论。元.卢挚〔双调.蟾宫曲〕《太初次

  • 衽席之好

    源见“衽席㈠”。指男女情欲之事。宋洪迈《夷坚乙志.馀杭宗女》:“每夕与僧饮酒歌笑,旁若无人,通衽席之好。”【词语衽席之好】  成语:衽席之好汉语大词典:衽席之好

  • 正心诚意

    《礼记.大学》: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”后以“正心诚意”谓心正意诚的道德修养。宋陈亮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说者以为武帝好大喜功而不知强勉学问,

  • 临邛卮

    同“临邛酒”。南朝 梁吴均《秋念诗》:“还深长夜想,顾忆临邛卮。”

  • 皇族列拜

    皇族:帝王家族成员。列拜:以次而拜。此典指察合台听从耶律楚材的劝告,率皇族诸王向其弟元太宗窝阔台行跪拜礼。察合台(?-1241年),成吉思汗第二子,早年随从其父攻金和西征,受封畏兀儿以西到阿姆河之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