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

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

鼎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。沸鼎:水沸腾的鼎。飞幕:飞动摇荡的帐幕。比喻处境极其危险。《文选.丘迟〈与陈伯之书〉》:“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。”也作【鱼游沸釜(fǔ),燕处危巢】。(釜:古代的一种锅。)《晚清文学丛钞(传奇杂剧卷).南荃外史〈叹老〉》:“傀儡儿一场热闹,依旧的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。”也单作 ① 【燕巢于幕】、【燕巢危幕】。《左传.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(犹:好像。)《聊斋志异.邵九娘》:“君之计,所谓燕巢于幕,不谋朝夕者也。”《洪秀全演义》第六回:“云山道:‘公此言,正是燕巢危幕,不知大厦将倾!’”


并列 鱼在煮沸的鼎中游动,燕在飘飞的幕布上筑巢。比喻处境极其危险。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△贬义。用于指危亡在即。→釜底游鱼 厝火积薪 累卵之危 千钧一发 燕雀处堂 燕巢幕上危于累卵 危在旦夕 ↔安堵如故 安然无事 安然无恙 安如磐石 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。也作“鼎鱼幕燕”、“釜鱼幕燕”、“鱼游沸鼎”、“鱼游釜底”、“鱼游釜内”、“鱼游釜中”、“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”。


【词语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】  成语: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

猜你喜欢

  • 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权谋》:“韩昭侯造作高门。屈宜咎曰:‘昭侯不出此门。’曰:‘何也?’曰:‘不时。吾所谓不时者,非时日也。人固有利不利。昭侯尝利矣,不作高门,往年秦拔宜阳,明年大旱民饥,不以此时恤民之急

  • 杯底逢蛇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指遇到令人疑惧的怪事。清赵翼《七十自述》诗:“水中见蟹犹生怒,杯底逢蛇得不惊。”

  • 班扇

    同“班女扇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和王主簿怨情》诗:“相逢咏《蘼芜》,辞宠悲班扇。”唐鲍溶《上阳宫月》诗:“合裁班扇思行幸,愿托凉风箧笥嫌。”唐李商隐《喜雪》诗:“班扇慵裁素,曹衣讵比麻。”【词语班扇】  

  • 天道无亲,唯德是与

    见〔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〕。

  • 何曾食万

    同“何曾食万钱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齐景驷千,何曾食万。”

  • 博闻强记

    同“博闻强识”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,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,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。”曹禺《沉痛的悼念》:“他博闻强记,文采洋溢。”见“博闻强志”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传》:“淳

  • 坦腹乘龙

    源见“坦腹东床”、“乘龙佳婿”。谓得选为婿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花前遇侠》:“他坦腹乘龙衣金紫,你有铜斗儿家资自己使。”

  • 玉呈楚国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才士或忠贞之臣终于为朝廷所知或所用。清袁枚《烹珠叹》诗:“玉呈楚国冤虽雪,剑化延津死未甘。”

  • 羹墙之悲

    源见“羹墙见尧”。喻指看见亡亲遗物的哀思。宋赵与虤《娱书堂诗话》卷下:“适睿思殿有徽祖御画,特为卓绝,上时持玩,以起羹墙之悲。”【词语羹墙之悲】  成语:羹墙之悲

  • 哭苍梧

    源见“苍梧龙去”。伤悼帝王之死。清吴伟业《读史有感》诗之一:“当时早命云中驾,谁哭苍梧泪点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