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驹光过隙

驹光过隙

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喻时光短暂易逝。《痛史》二十一回:“到了次日午饭时,枋得便颗粒不吃,天佑听得,便亲来劝慰道:‘先生,何必自苦!人生如驹光过隙,总要及时行乐,方是达人。’”


主谓 光阴飞快流逝。《痛史》21回:“先生,何必自苦! 人生如~,总要及时行乐,方是达人。”△一般用于写时光容易消逝,应多珍惜。


【词语驹光过隙】  成语:驹光过隙汉语词典:驹光过隙

猜你喜欢

  • 濯龙

    《后汉书.明德马皇后传》:“帝幸濯龙中,并召诸才人。”李贤注引《续汉纪》:“濯龙,园名也,近北宫。”濯龙,东汉宫苑名,在洛阳西南角。后借指皇室。唐武元衡《昭德皇后挽歌》词:“国门车马会,多是濯龙亲。”

  • 染素丝

    源见“墨子悲染丝”。比喻真朴本性受世俗熏染。清赵翼《寄晴沙》诗之二:“我亦离尘事,深愁染素丝。”

  • 泥爪迹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左宗棠《崇安道中和同征诸子用原韵》:“回首四年泥爪迹,明当出峤意如何!”

  • 栎釜

    用勺铲刮锅边,使其发声表示锅内食尽,是赶走客人的不敬的举动。《史记.楚元王世家》:“始高祖微时,尝辟事,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。嫂厌叔,叔与客来,嫂详为羹尽,栎釜。宾客以故去。已而视釜中尚有羹,高祖由此怨

  • 太史南留

    源见“周南留滞”。谓留滞他乡,无所建树。唐杜甫《奉送王信州崟北归》诗:“尉佗虽北拜,太史尚南留。”

  • 去害马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适遇牧马童子,问涂焉……黄帝曰:‘夫为天下者,则诚非吾子之事,虽然,请问为天下。’小童辞。黄帝又问。小童曰:‘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!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!’”黄帝在襄城之野

  • 衔橛之变

    意谓车马奔驰中有翻车危险。汉代司马相如《上书谏猎》:“且夫清道而后行,中路而驰,犹时有衔橛之变。而况乎涉丰草,骋丘墟,前有利兽之乐,而内无存变之意,其为害也,不亦难矣。”颜师古注:“橛:谓车之鉤心也。

  • 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

    恒:长久。 人如果不能恒久地保持自己的德行,免不了要遭受耻辱。 强调专心致志,保持操守的重要。语出《易.恒》: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孔颖达疏:“德既无恒,自相违错,则为羞辱承之。”《论语.子路》

  • 金铃

    五代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上.花上金铃》:“天宝(唐玄宗李隆基年号)初,宁王日侍,好声乐。……至春时,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,密缀金铃,系于花梢之上,每有鸟鹊翔集,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,盖惜花之故也

  • 洛波神

    同“洛神”。明文徵明《赋王氏瓶中水仙》诗:“老去陈王才力减,相看无那洛波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