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饮马投钱

饮马投钱

唐.徐坚《初学记》卷六《渭水第八》引汉.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安陵清者有项仲仙,饮马渭水,每投三钱。”

汉.应劭《风俗通议.衍礼》:“太原郝子廉,饥不得食,寒不得衣,一介不取诸人。曾过娣(注:此当指弟妻。《白帖》卷六引作“过姊留饭,密留五十钱于席上而去。”)饭,留十五钱,默置席下去。每行饮水,常投一钱井中(《蒙求旧注》引作:“常远行于路饮马,辄投钱于井中)。”

项仲仙和郝子廉性行廉洁,从来不愿沾别人一点便宜。或在渭水饮马,或食用井水,都要把钱币投到水中,仿佛买水一样。今天看来,这种投钱的方法毫无意义,行为未免过于迂腐。

郝事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一七引《风俗通》作“郝廉”。

旧时以此典比喻廉洁不苟取。评者或以为此实沽名钓誉之举。

南朝梁.任昉《报陆倕书》:“不一饭以忘过,每三钱以投渭。”

隋.柳䛒(䛒音biàn,字顾言)《奉和春日临渭水应令》诗:“饮马投钱岸,解钓剖璜津(璜即璜溪,又名磻溪,周姜尚钓于此得玉璜,故称)。风丝曳香饵,覆杯怀昔人。”


并列 比喻品行廉洁不苟。语本唐·徐坚《初学记》引汉·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安陵清者有项仲山,饮马渭水,每投三钱。”汉·应劭《风俗通·愆礼》:“(太原郝子廉)每行饮水。常投一钱井中。”△褒义。用于人的品行方面。→脂膏不润 玉洁冰清 纤尘不染 ↔贪得无厌 见钱眼开


【词语饮马投钱】  成语:饮马投钱汉语词典:饮马投钱

猜你喜欢

  • 倒置干戈

    见“倒载干戈”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~,覆以虎皮,以示天下不复用兵。”【词语倒置干戈】  成语:倒置干戈汉语大词典:倒置干戈

  • 鱼笺雁书

    同“鱼书雁帖”。明 史叔考《醉罗歌.题情》套曲:“泪痕一线罗裙绣裾,相思两字鱼笺雁书。”并列 书信。明·史叔考《醉罗歌·题情》:“泪痕一线罗裙秀裾,相思两字~。”△略含褒义。为雅称,且含有珍视的意思。

  • 水涨船高

    涨:亦作“长”。水位上升,船身也随之升高。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增高而相应地提高。《五灯会元.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》:“眼中无翳,空里无花,水长船高,泥多佛大。”《歧路灯》八九回:“这水涨船高,下边水涨

  • 丧家之犬

    同“丧家之狗”。《金瓶梅词话》四七回:“忙忙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。”冰心《老舍和孩子们》:“舒伯伯给我的信里说,他在纽约,就像一条丧家之犬。”见“丧家之狗”。琼瑶《船》:“他们两人默默相对,彼此

  • 五羖羊皮

    羖(gǔ古):黑色的公羊。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,委任重用。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,重视人才;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。百里奚,一作百里傒。一说百氏,字里,名奚。少时贫困

  • 虎兄

    唐李景亮《人虎传》载:传说古时李征辞官,在旅途失踪变虎。其好友李俨出使岭南,路遇李征所变之虎。两人叙旧,李俨对李征说:“我向以兄事故人,愿展拜礼。”后因称比自己年长的好友为“虎兄”。明汤显祖《恸世》诗

  • 张颠

    同“颠旭”。唐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“张颠老死不足数,我师此义不师古。”【词语张颠】   汉语大词典:张颠

  • 寻常

    八尺叫“寻”,寻的一倍叫“常”。多指较短的距离或较小的地方。《左传.成公十二年》:“及其乱也,诸侯贪冒,侵欲不忌,争寻常,以尽其民。”争寻常:为极小的地方而争战。《庄子.天运》:“以舟之可行于水也,而

  • 白首为郎

    汉.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尉尨(máng,花白)眉而郎潜兮,逮三叶而遘武。”唐.李善注引《汉武故事》(汉班固):“颜驷,不知何许人也,汉文帝时为郎。至武帝,尝辇过郎署,见驷尨眉皓发,上问曰:‘叟何时为郎,

  • 图画凌烟

    同“图绘凌烟”。宋 李洤《满庭芳.送张守汉卿赴召》词:“光华家世事,门中列戟,圯上遗编。况建炎勋业,图画凌烟。”【典源】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天子画凌烟之阁,言念旧臣; 出平乐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