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喻打击失势者。宋陈师道《次韵无斁偶作》之二:“会有哀笼鸟,宁须溺死灰。”
同“泛槎”。清王夫之《与唐须竹夜话》诗之二:“偶觉空群马,人疑泛月船。”
同“雁塔题名”。清钱谦益《送林自名宪使归闽》诗:“雁塔嗟前梦,《骊歌》怆暮云。”【词语雁塔】 汉语大词典:雁塔
同“一瓢自怡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题瓢泉》词:“人不堪忧,一瓢自乐,贤哉回也!”
源见“南柯梦”。指一场幻梦。元关汉卿《鲁斋郎》四折:“蜗牛角上人我,梦魂中一枕南柯。”其他 指一场梦幻。语本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淳于棼梦到槐安国,娶了公主,任南柯太守,享尽荣华富贵,醒后方知是
少数人供奉多数人。意思是生产的人少,消费的人多。《后汉书.王符传》:“今察洛阳,资末业者什于农夫,虚伪游手什于末业。是则一夫耕,百人食之;一妇桑,百人衣之。以一奉百,孰能戒之!”偏正 奉,供养。一个人
醉、醒:指对政治形势的认识而言。 众人皆浑浑噩噩,惟有自己头脑清醒。语出《楚辞.渔父》:“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渔父见而问之曰:‘子非三闾大夫与?何故至于斯?’屈原曰:‘
同“九万鹏”。唐元稹《谕宝》诗之二:“千寻豫樟干,九万大鹏歇。”
同“莼鲈归思”。金 朱自牧《和郭仲荣郡城秋望》:“回首客魂招不得,莼鲈归兴满江东。”
《书.高宗肜日序》:“高宗祭成汤,有飞雉升鼎耳而雊。”孔颖达疏:“雉乃野鸟,不应入室,今乃入宗庙之内,升鼎耳而鸣……《汉书.五行志》刘歆以为鼎三足,三公象也,而以耳行,野鸟居鼎耳,是小人将居公位,败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