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秋》笔法之一。意即美与丑、善与恶可用同样辞语记载,而不加分别。语出《公羊传.隐公七年》:“《春秋》贵贱不嫌同号,美恶不嫌同辞。”何休注:“若继体君亦称即位,继弑君亦称即位,皆有起文,美恶不嫌同辞。
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谓乘凫飞行。宋陈与义《至叶城》诗:“苏武初逢雁,王乔欲借凫。”
《左传.襄公二三年》:“臧孙曰:‘季孙之爱我,疾疢(chèn)也;孟孙之恶我,药石也。美疢不如恶石。夫石犹生我;疢之美其毒滋多。孟孙死,吾亡无日矣!’”臧孙在弔丧(孟孙)时哭得很悲伤,并说:“季孙爱我
同“谷口耕”。宋梅尧臣《依韵武平忆玉晨馆》:“终寻谷口隐,郑子岂其卿。”【词语谷口隐】 汉语大词典:谷口隐
岁:年。聿:句中语气词。暮:晚。 一年快过完了。 指年终岁晚。语出《诗.小雅.小明》:“昔我往矣,日月方除,曷云其还,岁聿云暮。”唐.李峤《楚望赋并序》:“岁聿云暮,游子多怀。”唐.陆贽《崔造右庶
同“挥麈”。唐杨巨源《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》诗:“闲言挥麈柄,清步掩蜗庐。”清唐孙华《喜姜西溟及第》诗:“粝饭常同啜菜羹,清言不厌挥麈柄。”
参见[沉灶产蛙]。晋.成公绥《阴霖赋》:“百川泛滥,潢潦横流,沉灶生蛙,中庭运舟。”见“沉灶产蛙”。晋·成公绥《阴霖赋》:“百川泛滥,潢潦横流,~,中庭运舟。”【词语沉灶生蛙】 成语:沉灶生蛙汉语大
同“东施效颦”。清吕履恒《长歌行送友人游大梁》:“后来者谁可与言,东里之颦邯郸步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.燕子赋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后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。《红楼梦》二七回:“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,人急造反,狗急跳墙,不但生事,而且我还没趣。”主谓 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
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(冯谖)驱而之薛,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券。券遍合,起矫命,以责赐诸民,因烧其券,民称万岁。”战国时,冯谖为给孟尝君“市义”,来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,假托孟尝君之命,当众焚烧了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