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千日酒”。宋张表臣《珊瑚钩诗话》卷三:“酒有若下春,谓乌程也;九醖,谓宜城也;千日,中山也;蒲桃,西凉也。”【词语千日】 汉语大词典:千日
源见“驷之过隙”。指短暂易逝的光阴。唐孟简《惜分阴》诗:“三冬劳聚学,驷景重兼金。刺骨情方励,偷光思益深。”【词语驷景】 汉语大词典:驷景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许由曰:‘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。而我犹代子,吾将为名乎?名者实之宾也。吾将为宾乎?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(偃鼠,即鼹鼠,体短胖,外形似鼠,长十余厘米)归休乎
《论语.公叶长》:“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”后因以“三已无愠色”为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的典故。唐皇甫澈《赋四相诗.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》:“载践每若惊,三已无愠色。”
树:树立。风声:风化声教。著:著录。话言:指善言。 给人们树立风气教化,把对人们有益的话语著录于典册。 意谓树立良好的风气,宣传有益的箴言。语出《左传.文公六年》:“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,是以并建圣
东晋.慧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:“请为论者验之以实,火之传于薪,犹神之传于形。火之传异薪,犹神之传异形。前薪非后薪,则知指穷之术妙。前形非后形,则悟情数之惑深。惑者见形朽于一生,便以为神情俱丧,犹睹火穷
参见:惠远公
同“涸辙之鲋”。元曹文晦《水车歌》:“苏枯幸活庄子鲋,腾空如化琴高鲤。”
同“不分皂白”。比喻好坏不能分辨。清林则徐《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》:“至不驱之夷,应俟事竣,另行示期,再准搬回长住,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,纷纷回澳,致令皂白不分,自取玷辱。”见“不分皂白”。清·
言:言语。失:过失,差错。宰予:孔子弟子,能言善辩,但行为不检。 只根据言辞来判断人的好坏,遇到宰予这样的人,就判断错了。 表示看人不能仅看他的言辞。语出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闻之曰:‘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