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阳侯之波

阳侯之波

楚辞》屈原《九章.哀郢》:“凌阳侯之氾滥兮,忽翱翔之焉薄。”

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,阳侯之波,逆流而击。”高诱注:“阳侯,陵阳国侯也。其国近水,休(溺)水而死,其神能为大波,有所伤害,因谓之阳侯之波。”

后因以“阳侯之波”用指极有威慑和危害力的轩然大波。

文选》卷四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汰瀺灂兮舩容裔(汰,水波;瀺滑,音chánzhóu,水声;舩,船;容裔,起伏貌),阳侯浇兮掩凫鹥(浇,回波;凫鹥,凫,野鸭,鹥,海鸥,凫鹥,泛指水鸟。)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楚辞》 屈原 《九章·哀郢》:“凌阳侯之泛滥兮,忽翱翔之焉薄。”汉·王逸注:“阳侯,大波之神。”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武王伐纣,渡于孟津。阳侯之波,逆流而击,疾风晦冥,人马不相见。”汉·高诱注:“阳侯,陵阳国侯也。 其国近水, 㲻(ni) 水而死。其神能为大波,有所伤害,因谓之阳侯之波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阳侯是古代陵阳国侯,他的侯国靠近水,自己溺水而死。死后他的魂灵成为水神,能兴起大风浪,伤害人,称之为阳侯之波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水神; 也借指风浪。

【典形】 波神、阳侯、阳侯波、阳侯伏、阳侯卷波、鼓波阳侯、傲阳侯。

【示例】

〔波神〕 唐·元稹《生春》之八:“织女云桥断,波神玉貌融。”〔阳侯〕 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吹洞箫,发棹讴; 感鲟鱼,动阳侯。”

〔阳侯波〕 金·元好问 《并州少年行》:“我欲横江斗蛟鼍,万弩迸射阳侯波。”

〔阳侯伏〕 清·纳兰性德《颜延年侍宴》:“江清冯夷俯,海静阳侯伏。”

〔阳侯卷波〕 唐·李白《为宋中丞祭九江文》:“惟神使阳侯卷波,羲和奉命。”


【词语阳侯之波】  成语:阳侯之波

猜你喜欢

  • 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

    表示双方关系密切,不可分割。语出清.徐釚《词苑丛谈》卷一一:“(赵子昂)夫人答云:‘你侬我侬,忒煞情多。情多处浓似火。把一块泥捏一个你,塑个我,将咱两个,一齐打破,用水调和,再捻一个你,再塑一个我。我

  • 鸣弦揆日

    《晋书.嵇康传》:“康将刑东市,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,弗许。康顾视日影,索琴弹之,……”晋.嵇康遭钟会谗言,被司马昭处死。在东市临刑时,曾看日影(因古时以日影为时刻)而索琴弹《广陵散》。后因以“鸣弦揆

  • 萧史秦嬴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传说中结为夫妻升仙的萧史、弄玉。唐杨凝《唐昌观玉蕊花》诗:“瑶华琼蕊种何年,萧史秦嬴向紫烟。”

  • 乌台诗帐

    同“乌台诗案”。宋杨万里《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》诗之四:“不知把烛高谈许,曾举乌台诗帐无?”

  • 驱石秦人

    源见“驱石驾沧津”。指秦始皇。元郝经《秋兴》诗之三:“翩翩精卫休填海,驱石秦人已断鞭。”

  • 顾复之恩

    《诗.小雅.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顾:回视。复:反复。后用以比喻父母的爱育之恩。《后汉书.孝桓帝纪》:“朕离父母之爱,隔顾复之恩。

  • 当途

    同“当涂”。《韩非子.三守》:“何谓三守?人臣有议当途之失,用事之过,举臣之情。”【词语当途】   汉语大词典:当途

  • 断籝积学

    源见“籯金一经”。籝,同“籯”。谓虽无余财而能勤学。唐黄滔《与卢员外启》:“伏以员外断籝积学,计斗负才,龟镜词林,梯航陆海,是故门骈郑市,俗垫郭巾,争俟栽培,互希丹饰。”

  • 玄云歌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三引汉班固《汉武内传》:“西王母命使女安法婴歌《玄云》曲。”后因以“玄云歌”指仙歌妙曲。唐李商隐《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》:“口咏《玄云歌》,手把金芙蓉。”【词语玄云歌】   

  • 闻笛感

    同“闻笛泪”。清赵翼《阅邸报同年冯鲁岩总宪病殁诗以哭之》之二:“今日更增闻笛感,同时幕府几人存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