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长康三绝

长康三绝

世说新语.文学》梁.刘孝标(峻)注引宋明帝《文章志》曰:“桓温云:‘顾长康(即顾恺之,晋代大画家)体中痴黠各半,合而论之,正平平耳。世云(其)有三绝:画绝,才绝,痴绝。’”

晋.桓温评论顾恺之有三点独特之处,即绘画,才学和痴呆。此处所谓“痴呆”,是才智之士在某一方面的疏略。后因用为名人故事之典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十八《浮生》诗:“不用嘲痴绝,儿曹尚可传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文苑传·顾恺之传》: 顾恺之“尤善丹青,图写特妙,谢安深重之,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。恺之每画人成,或数年不点目精。人问其故,答曰:‘四体妍蚩,本无阙少于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中。’……初,恺之在桓温府,常云:‘恺之体中痴黠各半,合而论之,正得平耳。’故俗传恺之有三绝: 才绝、画绝、痴绝。”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五:“顾恺之,字长康,小字虎头,晋陵无锡人,多才艺,尤工丹青,传写形势,莫不妙绝。”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亦有所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顾恺之字长康,小字虎头,特别擅长作画,图写极妙,谢安很器重他,认为是前所未有的。顾恺之每画好人像,有时几年不画眼睛,别人问他,他答道:“人四体的美丑,本来无关于妙处,刻画人的神态,正在这里。”起初,顾恺之在桓温府中时,桓常说:“恺之身上痴呆与聪慧各占一半,合起来讲,正好相平。”因而人们传说恺之有三绝: 才绝、画绝、痴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书画神妙奇绝; 或指人有痴气。

【典形】 长康痴、长康三绝、痴号、痴虎头、痴绝、顾虎头、虎头痴、虎头三、虎头三绝、三绝、虎头灵妙笔、虎头风、前身虎头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康痴〕 宋·苏辙《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》:“我兄次公狂,我复长康痴。”

〔长康三绝〕 清·张大受《送顾禄百外孙》:“长康三绝擅,东野一身穷。”

〔痴虎头〕 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之一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
〔痴绝〕 宋·苏轼《次韵韶守狄大夫》之一:“才疏正类孔文举,痴绝还同顾长康。”

〔顾虎头〕 唐·杜甫《题玄武禅师屋壁》:“何年顾虎头,满壁画沧州。”

〔虎头痴〕 宋·黄庭坚 《饮润父家》:“要似虎头痴,何须樗里瘿。”

〔虎头三〕 明·袁宏道《题曾太史退如憨斋》:“已甘中散七,未害虎头三。”〔虎头三绝〕 清·纳兰性德《病中过锡山》:“久爱虎头三绝誉,今来仍向画中看。”

〔三绝〕 唐·王维 《为画人谢赐表》:“徒以职官,不敢二事; 顾惟时论,有惭三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安乐

    同“长安西笑”。清程先贞《还山春事》诗:“凭人莫说长安乐,瞽老惟知笑向东。”

  • 三舍避

    同“退避三舍”。清查慎行《题项霜田读书秋树根图》诗:“遇君尚应三舍避,君愈降气余弥惭。”

  • 过五关斩六将

    《三国演义》载:三国时,关羽为曹操俘获。羽虽降曹,心念旧主,听说刘备在河北,即离曹而去,一路上闯过五关,斩杀六员曹将,终在古城与刘备会合。后因以“过五关,斩六将”比喻历经险阻困难或战胜险阻困难的经历。

  • 戈转日

    同“戈回日”。清方文《即事》诗:“力似鲁阳戈转日,精如邹衍笛生春。”

  • 齐后破环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六》:“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(齐襄王后)玉连环曰:‘齐多智,而解此环不?’君王后以示群臣,群臣不知解,君王后引椎椎破之,谢秦使曰:‘谨以解矣。’”后以“齐后破环”为称颂后妃智解疑难的典

  • 含饭之恩

    《晋书.郗鉴传》:“初,鉴值永嘉丧乱,在乡里甚穷馁,乡人以鉴名德,传共饴之。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,常携之就食。乡人曰:‘各自饥困,以君贤,欲共相济耳,恐不能兼有所存。’鉴于是独住,食讫,以饭著两颊边,

  • 袁公卧雪

    同“袁安高卧”。唐皇甫曾《酬郑侍御秋夜见寄》诗:“袁公方卧雪,尺素及柴荆。”

  • 丁丁

    象声词。《诗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。”毛传:“丁丁,伐木声也。”后也用以形容雨声、乐器声、下棋声等。唐代元稹《景申秋》诗:“丁丁窗雨繁。”唐代许浑《听琵琶》诗:“紫檀红拨响丁丁。”宋代王禹偁《黄州

  • 儿女识韩康

    源见“韩康卖药”。谓高士避名而名著。宋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事尚须深自咎,街头儿女识韩康。”

  • 月下赤绳

    源见“月下老人”。喻婚姻缘分。《警世通言.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“月下赤绳曾绾足,何须射中雀屏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