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瓯

金瓯

金瓯(ōu欧):黄金之瓯,盛酒器。喻指疆土完整,政权巩固。南朝梁大同年间,武帝萧衍曾夜间梦见中原地区的州牧、郡守都以地来降,满朝文武隆重庆贺。醒来之后,非常高兴。天明以后向中书舍人朱异谈了此事,朱异说:“这大概是天下就要统一,上天预先给予的征兆吧!”武帝说:“平时我很少作梦,昨晚这个梦,使我倍感欣慰。”到了太清二年,北魏刺史侯景果然来归,武帝非常高兴,认为自己与神相通,于是商议接受侯景的事,但暂时没有决定下来。武帝曾外出办事,走到武德阁,自言自语地说:“我国家好似金瓯,没有一点缺损,今立刻接收侯景所献领土,最为合宜;倘若再有周折,就追悔莫及了。”梁武帝萧衍(464-549年)字叔达,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56《侯景传》862页:“初、中大同中,高祖尝夜梦中原牧守皆以地来降,举朝称庆,寤甚悦之。旦见中书舍人朱异,说所梦,异曰:‘此岂宇内方一,天道前见其征乎。’高祖曰:‘吾为人少梦,昨夜感此,良足慰怀。’及太清二年,景果归附,高祖欣然自悦,谓与神通,乃议纳之,而意犹未决。曾夜出视事,至武德阁,独言‘我家国犹若金瓯,无一伤缺,今便受地,讵是事宜,脱致纷纭,非可悔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司空图《南北史感遇十首》:“兵围梁殿金瓯破,火发陈宫玉树摧。” 唐·罗隐《台城》:“玉井已干龙不起,金瓯已破虎曾争。” 宋·刘克庄《咏史》诗之二:“保惜金瓯未必非,台城至竟亦灰飞。” 宋·王奕《贺新郎·金陵怀古》:“可笑诸公俱铸错,回首金瓯瞥徙。” 宋·文天祥《满江红·代王夫人作》:“算妾身、不愿似天家,金瓯缺。” 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一》:“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、半沦苗孽,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。” 清·张锥屏《三元里》诗:“如何全盛金瓯日,却实金僧岁币谋。” 清·李调元《感怀四首》:“复九此仇盟玉帛,提三尺剑奠金瓯。” 毛泽东《采桑子·重阳》:“收拾金瓯一片,分田分地真忙。”


【词语金瓯】   汉语词典:金瓯

猜你喜欢

  • 战蜗

    同“战触蛮”。元 赵孟?《苏武慢》词:“细看来聚蚁功名,战蜗事业,毕竟又成何济!”元 杨维祯《女史咏.冯小怜》诗:“前山较猎御同车,一笑平阳等战蜗。”【词语战蜗】   汉语大词典:战蜗

  • 林下风气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谢遏绝重其姊,张玄常称其妹,欲以敌之。有济尼者,并游张、谢二家。人问其优劣。答曰:‘王夫人神情散朗,故有林下风气。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’”后因以“林下风气

  • 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

    白天头脑里所想到的,就是夜间做梦所见到的。语出《慎子.逸文》:“昼无事者夜不梦。”后多引作〔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〕。清.李渔《十二楼.七.拂云楼》:“做女儿的人,有多少胆量?少不得要怕神怕鬼起来,又有俗

  • 升陑

    《书.汤誓序》:“伊尹相汤伐桀,升自陑(注:音ér,山名,传说即河东县之雷首山。)”传:“桀都安邑,池升道从陑。”汤相伊尹,发迹于陑,终于助汤灭了夏桀,成为殷的开国元勋。后因用“升陑”为发迹、创业之始

  • 烂柯棋

    源见“柯烂忘归”。指仙人棋局。唐戎昱《送吉州阎使君入道》诗之一:“他年会相访,莫作烂柯棋。”

  • 两鹤相随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宋沈括《梦溪笔谈.人事二》:“林逋隐居杭州 孤山,常畜两鹤,纵之则飞入云霄,盘旋久之,复入笼中。”后因以“两鹤相随”写隐逸生活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平章生日丁卯》词:“向朝堂衮绣,万羊

  • 爱博而情不专

    爱好过于广泛,感情就不能专一。语出唐.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,则爱博而情不专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书答.与友朋书》:“顾(虎头)发扬意多,平生惟不私己,以故相爱甚博

  • 乌号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之死。《旧五代史.汉高祖纪论》:“及回銮辂,寻堕乌号,故虽有应运之名,而未睹为君之德也。”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射者扞乌号之弓。”高诱注:“乌号,桑柘,其材坚劲,乌峙其上,及

  • 承露杯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指承露的玉杯。北周庾信《奉和示内人》:“空取流霞气,时添承露杯。”

  • 耿恭拜井

    源见“忠泉出井”。表现边将爱国守边的精诚感天动地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戴封积薪,耿恭拜井。”主谓 取后汉耿恭守疏勒,为匈奴所困,拜井得水的故事。语本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,五月乃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