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郝隆晒书

郝隆晒书

源见“晒腹”。谓诗书已尽在腹中,富有学问。唐李瀚蒙求》:“孙楚漱石,郝隆晒书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,人间其故,答曰:‘我晒书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古时风俗七月七日晾晒书籍、衣裳。晋代郝隆七月七日袒腹卧于阳光之下,人问他缘故,他答道:“我也晒书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诗书满腹,学识渊博。

【典形】 腹中书时晒、晒腹囊、晒腹人、晒腹中书、晒书。

【示例】

〔腹中书时晒〕 唐·严武《寄题杜二锦江野亭》:“腹中书籍幽时晒,肘后医方静处看。”

〔晒腹囊〕 宋·苏辙《初闻得校书郎》之一:“读书犹记少年狂,万卷纵横晒腹囊。”

〔晒腹人〕 宋·刘筠《戊申年七夕》:“岂惟蜀客知踪迹,更问庭中晒腹人。”

〔晒腹中书〕 宋·王令《赠致政郭太丞》:“一斗独倾花下酒,五车时晒腹中书。”

〔晒书〕 清·程先贞《篾丝箧》:“不如七夕秋阳暖,袒腹空庭自晒书。”


【词语郝隆晒书】  成语:郝隆晒书汉语词典:郝隆晒书

猜你喜欢

  • 破斧缺斨

    《诗.豳风.破斧》:“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”斧、斨,泛指兵器。后以“破斧缺斨”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。清方苞《周公论》:“故破斧缺斨之后,衮衣绣裳,驻大师于徐 兖之间,俾东夏无摇心。”清全祖望《经史

  • 娥影

    源见“嫦娥奔月”。指月光。唐鲍溶《上阳宫月》诗:“学织机边娥影静,拜新衣上露华沾。”【词语娥影】   汉语大词典:娥影

  • 不知甘苦

    《墨子.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。”后多指没有亲身体验,不知事情经过的艰难为“不知甘苦”。述宾 不知道甜的和苦的。形容不知道事情内中的艰辛。《墨子·非攻上》:“少

  • 销金众口

    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喻伤人的谗言。元耶律楚材《和北京张天佐见寄》:“销金众口嫉居士,好事独君慕湛然。”

  • 分我余光

    指甘茂请苏代帮助、照顾、提携。后以此典比喻借重别人的地位为自己谋利益;或比喻向人借贷钱物。甘茂,楚下蔡(今安徽凤台)人,曾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学说,战国时秦国大臣,因在统治上层里政见不合,甘茂恐怕受害而

  • 三谏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为人臣之礼,不显谏,三谏而不听,则逃之。”古代礼法认为,如果臣谏君连续三次不听,就算是到了一个适宜程度,应该停止进谏,不可无休止地去说。后因用为典实。唐.窦常《谒三闾庙》:“君非三

  • 隐心而后动

    隐:审度。动:行动。 经过认真思考然后行动。 表示行动之审慎。语出汉.崔瑗《座右铭》:“隐心而后动,谤议庸何伤?”唐.骆宾王《钓矶应诘文》:“夫至人之处世也,拟迹而后投,隐心而后动,终始不易其道,

  • 昼乾夕惕

    《易.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无咎。”乾乾,自强不息貌。后以“昼乾夕惕”谓日夜勤勉戒慎,不敢懈怠。前蜀杜光庭《贺圣体渐痊愈表》:“昼乾夕惕,焦劳而腠理愆和;旰食宵衣,忧轸而寒暄爽候。”并列 乾

  • 龙杖

    同“龙竹”。唐骆宾王《出石门》诗:“暂策为龙杖,何处得神仙?”元范康《竹叶舟》四折:“共葛洪崖将星斗摩,同费长房把龙杖喝。”【词语龙杖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杖

  • 莲幕

    《南史.庾杲之传》载:庾杲之字景行,累迁尚书左丞,出为王俭卫军长史。萧缅与俭书曰:“盛府元僚,实难其选;庾景行泛渌水,依芙蓉,何其丽也?”时人称俭府为莲花幕。南齐王俭为卫将军,为宰相之职,领一朝之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