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陆佃《埤雅.释兽.狼》:“里语曰:‘狼卜食。’狼将远逐食,必先倒立,以卜所向。故今猎师遇狼辄喜。狼之所向,兽之所在也,其灵智如此。”【词语狼卜食】 汉语大词典:狼卜食
《诗.大雅.桑柔》“贪人败类”郑玄笺:“类,等夷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类者,比类,故为等夷,谓尊卑齐平朝廷之人。”后因以“等夷之志”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。《北史.周宗室传论》:“及文后崩殂,诸子冲幼,群公怀
《后汉书.公孙瓒传》:“是岁,瓒破禽刘虞,尽有幽州之地,猛志益盛。前此有童谣曰:‘燕南垂,赵北际,中央不合大如蛎,唯有此中可避世。’瓒自为以易地当之,遂徙镇焉。”公孙瓒原想在赵北口割据称雄,但赵北口弹
源见“祢衡怀刺”。指投靠无门。清黄景仁《六叠前韵和余少云作》:“廿载行藏羞灭刺,两家骨肉笑围灯。”【词语灭刺】 汉语大词典:灭刺
源见“雁足书”。指远方寄信。唐李商隐《离思》诗:“朔雁传书绝,湘篁染泪多。”
源见“罗含黄菊宅”。称美地方官员德行高洁。唐罗隐《寄酬邺王罗令公》诗之三:“湘浦烟波无旧迹,邺都兰菊有遗风。”
源见“墙东”。指隐居。北周庾信《和乐仪同苦热》:“寂寞人事屏,还得隐墙东。”
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后以“中原逐鹿”喻群雄并起,争夺天下。唐王绩《过汉故城》诗:“中原逐鹿罢,高祖郁龙骧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迎驾》:“一旦神京失守,看中原逐鹿交走。”偏正
宋惠洪《林间集》卷下载: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,然未为人知,独法眼禅师深奇之。一日法眼问大众曰:“虎项下金铃,何人解得?”众无以对。泰钦适至,法眼举前语问之,泰钦曰:“大众何不道:系者解得。”由是人人刮目
硕:大。朋:比。 原指人的体貌德行英俊伟大。 后也泛指事物之大。语出《诗.唐风.椒聊》:“彼其之子,硕大无朋。”郑玄笺:“朋,比也。硕谓状貌佼好也,大谓德美广博也。”唐.姚谟《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