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王勃字子安,文中子之孙,早负俊声。其父福畤,官洪都。勃自汾省亲,舟次马当,……清风送帆,倏抵南昌。次日入谒,果不爽期。时都督阎公,有婿吴子章与筵,公令宿构序文,欲以夸客。及宴,
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二五引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黄章字文章,为性廉洁,尝(原作常)步行于路中,得金玑一囊,可值二百余万,募求得其主而还之。”黄向拾金不昧,品格廉洁。后因用为咏廉士之典。唐.李瀚《蒙求》:“黄
源见“勾漏丹砂”。借指赴任就职。唐杜甫《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郑州》诗:“永嘉多北至,勾漏且南征。”
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敕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。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。”鹄:天鹅。鹜:鸭子。“刻鹄类鹜”用以比喻仿效虽然不太逼真,但还相似,事与愿
允:文言语首助词。 形容既有文德,又有武功。语出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允文允武,昭假烈祖。”孔颖达疏:“既有文德,又有武功。”汉.史岑《出师颂》:“桓桓上将,实天所启。允文允武,明诗悦礼,宪章百揆,
同“痴儿了公事”。宋陈与义《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》诗:“痴儿了官事,官事那可讫?”【典源】《晋书·傅咸传》:“ (杨) 骏弟济素与咸善,与咸书曰:‘江海之流混混 (gungun),故能成其深广也。天下
源见“咏絮”。谓长者与子侄辈吟咏唱和以相笑乐。宋范成大《藻侄比课五言诗因吟病中示之》之十二:“学业荒呻毕,欢悰隔笑盐。”【词语笑盐】 汉语大词典:笑盐
同“餐英”。飡,同“餐”。元王翰《题菊》诗:“归去来南山,飡英坐空谷。”
《世说新语.夙惠》:“韩康伯(韩伯字)数岁,家酷贫,至大寒止得襦。母殷夫人自成之,令康伯捉熨斗,谓康伯曰:‘且著襦,寻作複裤(可套棉絮的夹裤)。’儿云:‘已足,不须複裤也。’母问其故,答曰:‘火在熨斗
原为“唯利是视”,形容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择手段地加以谋取。公元前578年,晋厉公纠合九国诸侯伐秦。行前,以大夫吕相为使赴秦,宣布两国绝交。他说,我们两国,自先君献公和贵国穆公以来,几十年间,虽然时和时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