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达摩面壁

达摩面壁

《景德传灯录.菩提达磨》:“〔达磨〕寓止于嵩山 少林寺,面壁而坐,终日默然,人莫之测,谓之壁观婆罗门……迄九年已。”达磨,古天竺高僧,南朝 梁时入中国,后渡江至北魏,寓止于嵩山 少林寺,为中华禅宗初祖。亦译作“达摩”。后因以“达摩面壁”喻指默坐静修或勤苦攻读。明杨慎《艺林伐山.五色赋记》:“孙膑衔枚之际,半夜失踪;达磨(摩)面壁以来,九年闭目。”


【典源】宋·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三:“(达摩)寓止于嵩山少林寺,面壁而坐,终日默然,人莫之测,谓之壁观婆罗门……迄九年已。”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亦载。

【今译】 菩提达摩 (一作达磨),本天竺 (印度) 僧人,本名菩提多罗,南朝梁时来中国,后渡江至北魏,居止于嵩山少林寺,终日朝着石壁打坐,默默无言,别人都测度不出其高深,称之为壁观婆罗门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修行、攻读勤苦不倦。

【典形】 壁下达磨、面壁、面壁九夏、面九年壁、悄坐松阴,十年面壁。

【示例】

〔壁下达磨〕 宋·范成大《题请息斋六言》之八:“壁下禅枯达磨,室中病著维摩。”

〔面壁〕 清·黄遵宪 《锡兰岛卧佛》:“十年勤面壁,一灯传立雪。”

〔面壁九夏〕 宋·陆游《和陈鲁山十诗》之二:“会当弃人事,面壁度九夏。”〔面九年壁〕 宋·陈与义 《又赋》:“要将万里身,独面九年壁。”

〔悄坐松阴〕 清·郑燮 《游白狼山》:“崖前露出一块石,悄坐松阴似达摩。”

〔十年面壁〕 清·黄遵宪《岁暮怀人诗》之二十五:“十年面壁精勤甚,多恐量腰减带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诺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指信实可靠的一次许诺。宋陈师道《送曹秀才》诗:“情亲期一诺,急病阙千金。”

  • 隐之泉

    源见“酌贪泉”。指贪泉。清赵翼《寿全惕庄鹹使六十》诗:“最绩早同刘晏粟,清心仍酌隐之泉。”

  • 春塘草

    同“春草池塘”。唐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示述梦》诗:“兴发春塘草,魂交益都刀。”

  • 黄犬叹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居官得祸,抽身悔迟。明高启《哭临川公》诗:“竟成黄犬叹,莫遂白鸥期。”【词语黄犬叹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犬叹

  • 髀肉生

    同“髀肉复生”。唐白居易《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》诗:“战袍破犹在,髀肉生欲圆。”

  • 唯饮吴水

    参见:饮水

  • 磻石垂钩

    同“磻溪钓”。宋无名氏《西江月.寿人八十一》词:“不用蒲轮加璧,不须磻石垂钩。八千春更八千秋,但愿灵椿长寿。”

  • 有酒食,先生馔

    食:食物。先生:指父兄等。馔:吃喝。 有酒有肴,让父兄年长的人吃喝。 古人所奉行的孝敬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有酒食,先生馔。”元.马致远《岳阳楼》二折:“你道是两碗通轻汗,独不闻一粒度三关,

  • 熊轼轓

    同“熊轼”。轓,车大箱。唐王维《送封太守》诗:“忽解羊头削,聊驰熊轼轓。”一本作“熊首轓”。【词语熊轼轓】   汉语大词典:熊轼轓

  • 麋鹿姑苏游

    源见“鹿走姑苏台”。比喻国家败亡。或抒发衰亡的感慨。唐张九龄《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》诗:“桑田东海变,麋鹿姑苏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