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载酒问字

载酒问字

汉代著名学者扬雄(字子云)勤奋好学,埋头著述,研究古文字功力很深。大臣刘歆之子刘棻曾从他学习古文奇字。后因病家居,家境贫寒,很少有人登门拜访。扬雄嗜好饮酒,常有求学的人带着酒肴来请教学问。钜鹿人侯芭拜扬雄为师,常年和扬雄住在一起,学习扬雄著作的《太玄》和《法言》。后以“载酒问字”为典,咏从师受业,勤奋学习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7下《扬雄传下》3584、3585页:“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。”“雄以病免,复召为大夫。家素贫,耆酒,人希(稀)至其门。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,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,受其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又次韵二守许新居》:“闻道携壶问奇字,更因登木助徽音。” 宋·黄庭坚《谢送碾赐壑源拣芽》:“已戒应门老马走,客来问字莫载酒。” 宋·孙觌《吴汉逸家荆溪蓄古书奇器甚富》:“从公问奇字,载酒问子云。” 宋·陈与义《次韵家叔》:“闭户读书真得计,载肴从学岂无人?” 宋·张元干《送高集中赴漳浦宰》:“有意载酒问奇字,无事闭门抄异书。” 宋·陆游《汪叔潜教授挽辞》:“时烦问字酒,屡共读书灯。” 宋·陆游《致仕后述怀》:“常辞问字酒,屡却作碑钱。” 宋·张孝祥《赠刘全州子龟从兄弟》:“问字刘郎能载酒,为渠更赋一篇诗。” 元·萨都拉《京城访谒曼硕秘书》:“城中车马多如云,载酒问字无一人。” 明·高启《次韵俞士平见寄》:“作歌几日空招隐,载酒何人为问奇?” 清·程先贞《寄顾亭林侨寓济南》:“欲问扬雄字,须登太白楼。” 清·顾炎武《酬归祚明戴笠王仍》:“问字谁供酒,繙书独照藜。” 清·王夫之《示从游诸子》:“勿劳载酒询奇字,便草玄文亦子虚。” 清·赵执信《酬王阮亭先生见寄》:“犹多奇字在,载酒欲谁知?” 清·赵翼《寄顾北墅》:“载酒生徒扬子宅,焚香书画米家船。” 清·黄遵宪《别赖云芝同年》:“归与兄弟谋稻粱,问字之酒束惰羊。”


并列 带着酒向人请教学问。勤学好问。语本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雄以病免,复召为大夫。家素贫,嗜酒,人希至其门。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,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,受其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焉。”清·程允升《幼学故事琼林·饮食》:“好事之徒,载酒而问人奇字。”※载,不读作zǎi。△褒义。多用于比喻慕名登门请教。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刘棻尝从(扬) 雄学作奇字。”“ (扬) 雄以病免,复召为大夫。家素贫,耆 (嗜) 酒,人希至其门。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,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,受其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焉。”

【今译】 扬雄 (字子云) 是汉代的著名学者,少而好学,埋头著述,识古字甚多。刘棻曾向他学习古文奇字。后因病家居,家中贫困,又喜好喝酒,人们很少登他的门。有爱好学问的人就带着酒肴去向他讨教,钜鹿的侯芭常随扬雄居住,学习他著的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从师受业,请教学问; 或以“侯芭”等指受业弟子。

【典形】 侯芭、问奇、问字、问字酒、问字人、携壶问奇字、扬雄字、载酒、载酒问字、载醪问字、载肴从学、载酒太玄宅、载酒寻子云、侯芭守子云、问字谈经、问字载酒、说奇字、侯芭泪、问奇字。

【示例】

〔侯芭〕 唐·皮日休《履步访鲁望不遇》:“拟受太玄今不遇,可怜遗恨似侯芭。”

〔问奇〕 明·高启 《次韵俞士平见寄》:“作歌几日空招隐,载酒何人为问奇。”

〔问字〕 清·顾炎武《酬归祚明戴笠王仍》:“问字谁供酒,繙书独照藜。”

〔问字酒〕 宋·陆游《汪叔潜教授挽辞》:“时烦问字酒,屡共读书灯。”

〔携壶问奇字〕 宋·苏轼《又次韵二守许新居》:“闻道携壶问奇字,更因登木助微音。”

〔扬雄字〕 清·程先贞《寄顾亭林侨寓济南》:“欲问扬雄字,须登李白楼。”

〔载酒〕 清·王夫之《遣闷》之二:“无人从载酒,不受草玄嘲。”

〔载酒问字〕 元·萨都拉《京城访揭曼硕秘书》:“城中车马多如云,载酒问字无一人。”

〔载醪问字〕 宋·陆游《村居即事》之二:“载醪问字今牢落,犹有邻翁裹饭来。”

〔载肴从学〕 宋·陈与义《次韵家叔》:“闭户读书真得计,载肴从学岂无人。”


【词语载酒问字】  成语:载酒问字汉语词典:载酒问字

猜你喜欢

  • 道尽途穷

    形容无路可走,末日来临。出自五代时人李继岌之事迹。李继岌(?-926年),后唐庄宗长子。庄宗即位后,为北都留守、判六军诸卫事,后迁任宰相。同光三年(925年),封为魏王,并任西南面行营都统,率大军伐蜀

  • 叔夜杯

    《晋书.嵇康传》:“嵇康字叔夜。……山涛将去选官,举康自代。康乃与涛书告绝,曰:‘……今但欲守陋巷,教养子孙,时时与亲友叙离濶,陈说平生,浊酒一杯,弹琴一曲,志意毕矣。……’”晋.嵇康为清高之士,无意

  • 孙谋

    源见“诒燕”。谓为子孙筹划。唐王维《裴仆射济州遗爱碑》:“为其身计,保乎忠贞。将为孙谋,贻以清白。”宋黄庭坚《神宗皇帝挽词》之一:“孙谋开二圣,末命对三灵。今代谁班 马,能书汗简青?”【词语孙谋】  

  • 公仪退食

    《史记.循吏列传》载:公仪休为鲁相。“客有遗相鱼者,相不受。客曰:‘闻君嗜鱼,遗君鱼,何故不受也?’相曰:‘以嗜鱼,故不受也。今为相,能自给鱼;今受鱼而免,谁复给我鱼者?吾故不受也。’”后以“公仪退食

  • 九五之真

    源见“九五飞龙”。指帝王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三七之妖运告终,九五之真人已出。”

  • 杖头资

    同“杖头钱”。《儒林外史》十八回:“谨择本月十五日,西湖宴集,分韵赋诗。每位各出杖头资二星。”【词语杖头资】   汉语大词典:杖头资

  • 苡珠

    源见“薏苡明珠”。指薏米。金党怀英《题张维中华山图》诗:“苡珠散遗胄,我姓出冯翊。”

  • 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

    原指对于相同事物,不同水平者认识不一;后则泛指所见各有所长,不能相互取代。《易经》上说,对于天道,仁爱的人解释为仁,聪明的人解释为智,而一般人,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它,却毫无所知。因而,君子的学说义理

  • 天覆地载

    《管子.心术下》:“是故圣人若天然,无私覆也;若地然,无私载也。”覆:盖;载:承受。古人认为,天覆蓋着万象,地承载着万物,这是天地对人类的恩惠。后以“天覆地载”以颂扬帝王德政,比喻恩泽深厚广布。姚雪垠

  • 鹤唳华亭

    源见“华亭鹤唳”。表现思念、怀旧之意。亦慨叹仕途险恶、人生无常。唐刘禹锡《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》诗:“鹤唳华亭月,马嘶榆塞风。山川几千里,唯有两心同。”宋刘辰翁《沁园春.再和槐城自寿韵》词:“但鹤唳华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