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谷口耕

谷口耕

谷口:地名,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郑子真,西汉隐士,修身养性,不是自己织布做成的服装就不穿,不是自己种的粮食就不吃。汉成帝时,大将军王凤礼聘郑子真出山,但他始终不改初衷,在谷口岩下耕种庄稼,在京城以清高著称于时。后因作咏隐士之典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2《王贡两龚鲍传·序》3056、3057页:“其后谷口有郑子真,蜀有严君平,皆修身自保,非其服弗服,非其食弗食。成帝时,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,子真遂不诎(通“屈”)而终。”“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,耕于岩石之下,名震于京师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赠韦秘书子春》之一:“谷口郑子真,躬耕在岩石;高名动京师,天下皆籍籍。” 唐·杜甫《江雨有怀郑典设》:“谷口子真正忆汝,岸高攘滑限西东。” 唐·徐夤《岚似屏风》:“山中宰相陶弘景,谷口耕夫郑子真。” 唐·刘长卿《寻龙井杨老》:“柴门草舍绝风尘,空谷耕田学子真。” 唐·罗隐《皇陂》:“输他谷口郑夫子,偷得闲名直至今。” 唐·张乔《七松亭》:“已比子真耕谷口,岂同陶令卧江边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寅庵》:“略有生涯如谷口,非无卜肆在成都。” 宋·黄庭坚《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作诗饯行》:“生涯谷口耕,世事邯郸梦。” 元·张养浩《普天乐》:“子真谷口,元龙楼上,其乐无涯”。 元·杨载《题赵千里山水扇面歌》:“君不见,郑子真,躬耕谷口垂千春”。 清·钱谦益《高邮道中简顾所建》:“负米我来归谷口,惊弓君莫问壶兴。”


【词语谷口耕】   汉语词典:谷口耕

猜你喜欢

  • 暴殄天物

    《尚书.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商王受:殷纣王名受。烝民:众民。殄:灭绝。天物:指自然界的万物。不按照礼制规矩打猎,滥加捕杀,古人称作“暴天物”。后以暴殄天物喻残害各种自然生物的

  • 齅饵

    《汉书.叙传上》:“不絓圣人之罔,不齅骄君之饵。”颜师古注:“齅,古‘嗅’字也;饵谓爵禄。君所以致使其臣,亦犹钓鱼之设饵也。”后因以“齅饵”比喻谋求爵禄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八:“彼慕膻齅饵之念,

  • 纸贵

    同“洛阳纸贵”。《北齐书.邢卲传》:“自孝明之后,文雅大盛,卲雕虫之美,独步当时,每一文出,京师为之纸贵,读诵俄遍远近。”【词语纸贵】   汉语大词典:纸贵

  • 天下归心

    《论语.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”“天下归心”,意谓天下百姓归心于君王,心悦诚服。汉.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山不厌高,水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主谓 天下人衷心拥戴。语本《

  • 桀纣罪人,其亡也忽焉

    桀、纣:夏商两朝的末代国王,荒淫无道,被称为暴君。罪人:归罪于人。亡:灭亡。忽:速疾。 夏桀商纣这两个暴君总是责罚别人,他们很快地被人消灭了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一年》:“桀纣罪人,其亡也忽焉。”唐.

  • 摧敌先鸣

    源见“先鸣”。谓取胜。唐白居易《鸡距笔赋》:“若用之交战,则摧敌而先鸣。”

  • 打草惊蛇

    宋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鲁为当涂宰,颇以资产为务,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,鲁乃判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蛇惊。’为好事者口实焉。”又《里语证实.打草惊蛇》引《续常谈》作“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”。注云:

  • 庚癸

    源见“呼庚癸”。军粮的隐语。泛指粮食。清钱谦益《星士陈叟生子》诗:“人世但求庚癸足,生年更要甲辰雄。”【词语庚癸】   汉语大词典:庚癸

  • 盐豉莼羹

    同“莼羹下豉”。宋李处全《卜算子》词:“携手度虹梁,洗眼看渔具。盐豉莼羹是处无,早买扁舟去。”

  • 班荆坐地

    同“班荆”。清徐旭旦《梁州序.赠别宋之归里》套曲:“晚云初霁,离樽初启,与你班荆坐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