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言而有信

言而有信

意思是说话算数,诚实有信用。《论语.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

其他 说了的话,必守信用。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韦翰《云雀·伙伴》:“老太婆虽然白发苍苍,身躯瘦弱,可这时也容光焕发,穿的一身新:‘老庞,你倒真是~!’”△多用于交际方面。→季布一诺 ↔食言而肥 言而无信


【词语言而有信】  成语:言而有信汉语词典:言而有信

猜你喜欢

  • 沦肌浃髓

    ①比喻感受很深。朱自清《温州的踪迹·一》: “虽是区区尺幅,而情韵之厚,巳足沦肌浃髓而有余。”②比喻中毒很深。梁启超《节本明儒学案·江右王门学案·处士刘两峰先生文敏·论学要语》: “功利之习,沦肌浃髓

  • 乘黄鹤

    宋.李昉等编修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“羽族部三”“鹤”引(任昉)《述异记》:“荀瓌字叔玮,潜栖却粒(潜栖,避世隐遁;却粒,不食谷粒,即道家之所谓“辟谷”)。尝东游,憩江夏黄鹤楼上,望西南有物,飘然降自霄

  • 阳盱息洪

    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:“且夫圣人者,不耻身之贱,而愧道之不行;不忧命之短,而忧百姓之穷。是故禹之为水,以身解(为治水,以身为质而祷)于阳盱之河;汤旱,以身祷于桑山之林(《太平御览》引作“桑林之下”)。圣

  • 狗彘之不若

    犹言猪狗不如。 形容人的品格低下。语出《荀子.荣辱》:“则是人也,而曾狗彘之不若也。”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二七:“(李)哥怀利刃,闭卧内,骂之曰:‘汝职在牧民,而狗彘之不若,可急去,不且血污吾

  • 夙夜在公

    在公:为公家办事。 表示日夜操公事。语出《诗.召南.采蘩》:“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杜畿传.附子恕》:“今大臣亲奉明诏,给事目下,其有夙夜在公,恪勤特立,不阿所私,危言危行,以处朝廷

  •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

   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《荀子.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蓝,蓝草,可作青色染料。

  • 鹑衣鷇食

    源见“子夏衣”。谓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形容生活极其穷困。明 沈榜《宛署杂记.养济院》:“籍名收养,多至数千余人,岁费当若干。此外,又有舍饭,而鹑衣鷇食,扶携颠连,号呼衢路者,犹然在也。”【词语鹑衣鷇食

  • 虎踞

    同“龙盘虎踞”。唐李白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:“石头巉岩如虎踞,凌波欲过沧江去。”【词语虎踞】   汉语大词典:虎踞

  • 雷琴

    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蜀中雷氏斫琴,常自品第,第一者以玉徽,次者以瑟瑟徽,又次者以金徽,又次者以螺蚌之徽。”雷氏,名威,唐时著名制琴家。后以“雷琴”谓精美的古琴。宋陆游《昼卧初起书事》诗:“忽有故

  • 过隙白驹

    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比喻光阴易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三折:“浮生似争穴聚蚁,光阴似过隙白驹。”见“白驹过隙”。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3折:“浮生似争穴聚蚁,光阴似~。”【词语过隙白驹】  成语:过隙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