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
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

庄子.知北游》:“光曜不得问,而熟视其状貌,窅然空然,终日视之而不见,听之而不闻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,意谓看见了与没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听见一样。形容对某一事物极不关心,或形容对人对事极不负责任的态度。秦牧《核心》:“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,他也会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的。”


并列 眼睛睁着,却没有看见;耳朵张着,却没有听到。形容不关心,不注意。语本《老子》14章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~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秦牧《核心》:“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,英雄人物即使就在眼前,他也会~的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指不重视,不注意。→熟视无睹 充而不闻 ↔眼观四面,耳听八方。 也作“视而弗见,听而弗闻”、“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”、“听而无闻,视而无见”。


【词语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】  成语: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汉语词典: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

猜你喜欢

  • 歌遏行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动听。宋无名氏《玉楼春.子寿母》词:“慈闱今日庆生申,歌遏行云香篆缕。”

  • 逍遥乎文雅之囿,翱翔乎礼乐之场

    在文雅的园囿里逍遥,在礼乐的场圃里飞翔。 表示具有高尚的情趣。语出《文选.扬雄〈剧秦美新〉》:“是以发秘府,览书林。遥集乎文雅之囿,翱翔乎礼乐之场。”李善注:“言以文雅为园囿,以礼乐为场囿。”南朝.

  • 凛若秋霜

    同“凛若冰霜”。唐 刘知幾《史通.杂说上》:“谈恩惠则煦如春日,纪严切则凛若秋霜。”见“冷若冰霜”。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上》:“谈恩惠则煦如春日,纪严切则~。”【词语凛若秋霜】  成语:凛若秋霜汉语

  • 郭伋还州

    同“郭伋待期”。唐李商隐《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》:“郭伋还州,尚不欺于童子。”

  • 驱石下海

    同“驱石驾沧津”。元张天英《画山水歌题米元晖卷》:“或言秦王昔时爱仙术,驱石下海如凫鷟。”

  • 同气相求

    同“同声相应”。清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其官斯土者……同明相照,同气相求,何其翕应者与!”见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。孙犁《澹定集·金梅〈文海求珠集〉序》:“要视作家如友朋,~,体会其甘苦,同情其

  • 不共戴天

    原作“弗与共戴天”,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,表示仇恨极深,誓不两立。古人认为,与有杀父之仇的人,应当誓不两立,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;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,应当携带武器,随时准备械斗;与自己朋友有仇

  • 蒲车

    同“安车软轮”。晋皇甫谧《高士传.申屠幡》:“前后凡蒲车特征,皆不就。”【词语蒲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蒲车

  • 芒刺之疑

    源见“芒刺在背”。谓对隐患的疑惧。《周书.闵帝纪论》:“政由宇氏,主怀芒刺之疑。”

  • 诚悬笔谏

    诚悬,唐柳公权之字。柳公权借谈书法向皇帝进谏。后以此典赞誉刚正不阿,直言善谏。柳公权(778-865年)字诚悬,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,著名书法家。历仕穆、敬、文、武、宣诸朝,官至太子少师,封河东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