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要言不烦

要言不烦

指讲话简略而又抓住重点。管辂(209-256年),字公明,平原(今山东平原)人。三国魏术士,精通《易》和占卜。一次,何晏邀请他谈论有关《易》的九个难题,并为其谈论折服。当时邓飏也在场,便问管辂:“都说你精通《易》,而为何言语中却一点儿也不涉及《易》的辞义呢?”管辂回答说:“凡是精通《易》的,都不谈论《易》。”何晏很欣赏他的回答,笑着说:“回答得可谓既简炼而又命中要害啊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管辂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管辂别传》卷29第821页:“辂为何晏所请,果共论《易》九事,九事皆明……时邓飏与晏共坐,飏言:‘君见谓善《易》,而语初不及《易》中辞义,何故也?’辂寻声答曰:‘夫善《易》者不论《易》也。’晏含笑而赞之:‘可谓要言不烦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33回:“我和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,阃以外将军制之,你们还有什么为难的不成?” 鲁迅《彷徨·高老夫子》:“是的,那--《中国国粹义务论》,真真要言不烦,百读不厌!”


主谓 要,扼要;烦,烦琐。言论、文章简明扼要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辂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管辂别传》:“辂寻声答之曰:‘夫善《易》者不论《易》也。’晏含笑而赞之:‘可谓~也。’”鲁迅《彷徨·高老夫子》:“础翁的大作……‘中国国粹义务论’,真真~,百读不厌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言谈或作文方面。 →言简意赅 片言居要 ↔博士买驴。也作“约言不烦”。


【词语要言不烦】  成语:要言不烦汉语词典:要言不烦

猜你喜欢

  • 噀酒灭火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.栾巴》:“栾巴者,蜀郡成都人也。少而好道,不修俗事。后征为尚书郎。正旦大会,巴后到,有酒容,赐百官酒,又饮酒向西南而噀之。有司奏巴不敬。诏问巴,巴曰:‘臣适见成都市上火,臣故漱酒为尔

  • 海鸟悲钟鼓

    战国.庄周《庄子.至乐》:“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(侍奉)而觞(劝饮)之于庙,奏九韶(古乐曲名)以为乐,具太牢(并用牛、羊、猪三牲)以为膳。鸟乃眩视而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养

  • 嵇吕心期

    源见“吕安题凤”。指朋友间有深厚交情。清彭兆荪《桂枝香.题王丹生与其友汪炤庭合作秋堂延桂小影》词:“嵇 吕心期,交映玉壶冰郎。”

  • 见卵而求时夜

    时夜:即司夜,指鸡。见鸡蛋即希求蛋化为鸡,司晨报晓,比喻言之过早。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长梧子曰:‘女亦大早计,见卵而求时夜,见弹而求鸮炙。’”女:同“汝”。大同“太”。

  • 彩衣拜舞

    同“彩衣娱亲”。清宋琬《题松鹤图为仲兄五寿》诗:“忆昔高堂无恙时,彩衣拜舞肩相次。”

  • 御前画地

    《晋书.张华传》:“武帝常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,华应对如流,听者忘倦,画地成图,左右属目。”后以“御前画地”称誉博学多才,善于筹画。清张问陶《送家鹤坪太守之任河南》诗:“御前画地谈河北,剑外题诗

  • 蓼莪罔极

    源见“蓼莪废讲”。谓孝子对亡故父母的无穷哀思。三国 魏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终怀《蓼莪》罔极之哀。”

  • 天上酒星

    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注:“《(孔)融集.与操书云》:‘酒之为德久矣。古先哲王,类帝禋宗,和神定人,以济万国,非酒莫以也。故天垂酒星之燿,地列酒泉之郡,人著旨洒之德。’”酒星,星宿名,即酒旗星。曹操上表提

  • 兔园高宴

    同“梁苑宴”。宋晁补之《千秋岁.次韵吊高邮秦少游》词:“兔园高宴悄,虎 观英游改。”

  • 故态客星狂

    同“故态狂奴”。清吴伟业《岁暮送穆大苑先生往桐庐》诗:“严光如可作,故态客星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