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指嘲讽醉汉之歌。唐孟浩然《宴荣二山池》诗:“山公醉酒时,时唱接䍦歌。”
源见“敛怨”。谓不顾民众怨恨而献媚于上。《资治通鉴.唐代宗大历元年》:“上生日,诸道节度使献金帛、器服、珍玩、骏马为寿,共直缗钱二十四万。常衮上言,以为‘节度非能男耕女织,必取之于人,敛怨求媚,不可长
形容多少不等,分别聚合。《乐府诗集.艳歌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。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”一作:“十十将五五,罗列行不齐。”并列 ①形容错乱不齐,多少不等。《乐府诗集·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
同“馀光”。南朝 宋谢惠连《塘上行》:“愿君眷倾叶,留景惠馀明。”
同“禹惜寸阴”。三国 魏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:“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,惧乎时之过已。”
同“巢倾卵破”。宋周邦彦《楚平王庙》诗:“杀贤恐遗种,巢卵同时倾。”
亦作“不卑不亢”。不高傲,不卑屈,形容言语行动的有分寸、得体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六回:“他这远愁近虑,不抗不卑,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,听他这一番话,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。”抗,今多作“亢”。见
源见“打灰堆”。谓祈福致富。宋范成大《腊月村田乐府.打灰堆》诗:“除夜将阑晓星烂,粪扫堆头打如愿……老媪当前再三祝,只要我家长富足。”【词语打如愿】 汉语大词典:打如愿
源见“左支右绌”。谓处境窘促,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清魏源《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》:“始,大吏咸度外待君……及董公去,而君始龃龉支诎,惟恳恳敕吏事自备,于是十余年不迁。”【词语支诎】 汉语
源见“擎天柱”、“驱石驾沧津”。比喻大才干,大本领。元 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一折:“你个将军休左猜,俺可便专心儿等待,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。”《三国演义》三回:“贤弟有擎天架海之才,四海孰不钦敬!”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