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称腹中所积累的学问。宋杨亿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讲学情田埆,谈经腹笥虚。”柯灵《香雪海.给人物以生命》:“作家的腹笥应该是一座贮藏丰富的原料仓库,而不应像穷极无聊的赌徒的钱袋
唐柳宗元贬官永州司马时(805-815)所写的八篇游记: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、《钴鉧潭记》、《钻鉧潭西小丘记》、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、《袁家渴记》、《石渠记》、《石涧记》、《小石城山记》。永州:今湖南零
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列子提屦跣而走,暨乎门,问曰:‘先生既来,曾不发药乎?’”《列子.黄帝》发药作“废药”,张湛注:“废,置也。曾无善言以当药石也。”发药,指拿善言劝人以作药石,来治疗思想上的“病”。
北魏.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三“城南报德寺”:“肃(王肃字恭懿,琅琊人,为尚书令)初入国,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,常食鲫鱼羹,渴饮茗汁。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,号为‘漏卮’。经数年已后,肃与高祖(注:北魏孝
辟:开辟,打开。四门:四方之门。明四目:谓目能明察四方。达四聪:谓耳能远听四方。 打开四方之门,广致众贤,使自己能明察四方政务,倾听各方意见。语出《书.舜典》:“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
说话委婉微妙而切中事理。语出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纷。”明.张岱《家传.附传》:“与人交,辄洞肺腑,谈言微中,无不倾心向之。”明.沈璟《义侠记.家门》:“请看名将出衡茅,谈言微中处,
《后汉书.冯衍传》:“臣自惟无三益之才,不敢处三损之地,固让而不受也。”唐.李贤注:“《论语》载孔子言曰‘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’,故衍引以为言也。”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、
同“饮醇近妇”。清汪懋麟《庆清朝慢.题宋中郎小影》词:“最喜饮醇近色,妙舞清讴。”
源见“复壁埋名”。谓隐身避祸。清吴伟业《又咏古》之六:“宜城酒家保,北海卖饼师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七六引《魏略》:“陈思王精意著作,饮食损减,得反胃病也。”三国魏曹植,曾因为专心于著作,以致胃不能纳食,食下便复呕吐。后因用为咏精心著述而致伤身的典故。梁元帝(萧绎)《金楼子.立言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