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锦帆天子”。指隋炀帝巡游。清 龙埰《芜城怀古》诗:“长堤帆影三千女,明月箫声廿四桥。”
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谓山上晓岚朝气,清爽宜人。写身在官而胸怀闲情雅致,为人倜傥不羁。宋陈亮《浣溪沙.南湖望中》词:“爽气朝来卒未阑,可能着我屋千间,不须拄笏望西山。”
唐.韦绚《刘宾客嘉话录》:相传唐上官婉儿将诞生时,其母梦人与秤,曰:“持之秤量天下。”及生,其母见是女,自思:“秤量天下岂汝耶?”婉儿呕哑如应曰:“是。”《新唐书.后妃传.上官昭容》:“初,(母)郑方
《论语.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。常用为自警自律之典。《后汉书.郎?传》:“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,温三省之勤,思过念咎,
指能克服困难,制敌取胜。汉代刘向《说苑.尊贤》:“故虞有宫之奇,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;楚有子玉得臣,文公为之侧席而坐。远乎!贤者之厌难折冲也。”见“折冲压难”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:“故虞有宫之奇,晋
《楚辞.招魂》:“雄虺九首,往来倏忽,吞人以益其心些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复有雄虺,一身九头,往来掩忽,常喜吞人魂魄,以益其心,贼害之甚也。”熊虺,古代传说中的九头巨蛇。据说此怪喜吃人的魂魄。后因喻指
《庄子.天地》载:庄子为了说明世人贫富虽有不同,其害生伤性则相同,打了一个比喻:百年老树砍断剖开后,取其一段雕成艺术品,其余断枝残木丢到水沟里,二者遭遇虽不同,但都丧失了树的本来天性。后以“沟中断”比
形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征圣》:“然则圣文之雅丽,固衔华而佩实者也。”华:比喻文采。实:比喻文章的内容。并列 衔,含。华,花,比喻文采;佩,佩带。实,果实。形容草木开花结果
同“射虎”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》词:“今老矣,搔白首,过扬州……莫射南山虎,直觅富民侯。”
同“白环报恩”。唐曹邺《翠孤至渚宫寄座主》诗:“古人于黄雀,岂望白环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