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东陵瓜”。泛指味美之瓜。唐李贺《安乐宫》诗:“未盥召陵瓜,瓶中弄长翠。”
源见“管宁栖辽海”。指离家漂泊。有隐处之意。幼安,管宁字。清赵执信《泛海言怀》诗:“幼安漂泊久,谢傅襟情在。”
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,或告之曰:‘是非君子之道。’曰:‘请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然后已。’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?”后以“攘鸡”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。《文献通考.兵
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庸人俗辈以凡俗利禄为珍,忌恨贤能侵夺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》词:“记当年,吓腐鼠,叹冥鸿。”
见〔耳闻不如目见〕。【词语耳闻不如目睹】 成语:耳闻不如目睹汉语大词典:耳闻不如目睹
源见“惠休才”。美称高僧,诗僧。唐卢纶《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》诗:“依佛不违亲,高堂与寺邻……还同惠休去,儒者亦沾巾。”五代齐己《题中上人院》诗:“欠鹤同支遁,多诗似惠休。”
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形容富奢癫狂。宋陆游《春寒》诗之二:“高楼坠绿珠,恶客碎珊瑚。”
庄子寓言中说列子能乘风而行,无往不顺。但他虽免步行,“犹有所待”,即必须待风才能成行。庄子认为“圣人”、“神人”都是“有待”的,只有“至人”才无须有待于外物之助。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夫列子御风而行,泠
同“毛子檄”。清郑燮《得南闱捷音》诗:“他年纵有毛公檄,捧入华堂却慰谁?”【词语毛公檄】 汉语大词典:毛公檄
5 ① 一粒微尘。比喻细微的事物。南朝宋鲍照《野鹅赋》:“虽陋生于万物,若沙漠之一尘。”【词语一尘】 汉语大词典:一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