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昭侯滞留
《左传.定公三年》:“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,献一佩一裘于昭王。昭王服之,以享蔡侯。蔡侯亦服其一。子常欲之,弗与。三年止之。”
春秋时,蔡国国君昭侯到楚国访问,献给楚昭王一件皮袄和一块玉佩,他本人还有同样的一件皮袄和一块玉佩,楚国权臣子常想要这件皮袄,昭侯没有给他,他竟恼羞成怒非法扣留蔡侯达三年之久。后遂用为遭忌被软禁之典。
唐.钱珝《江行无题一百首》其九十四诗:“莫教留滞迹,远比蔡昭侯。”
《左传.定公三年》:“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,献一佩一裘于昭王。昭王服之,以享蔡侯。蔡侯亦服其一。子常欲之,弗与。三年止之。”
春秋时,蔡国国君昭侯到楚国访问,献给楚昭王一件皮袄和一块玉佩,他本人还有同样的一件皮袄和一块玉佩,楚国权臣子常想要这件皮袄,昭侯没有给他,他竟恼羞成怒非法扣留蔡侯达三年之久。后遂用为遭忌被软禁之典。
唐.钱珝《江行无题一百首》其九十四诗:“莫教留滞迹,远比蔡昭侯。”
源见“一斛贮槟榔”。谓讥人贫困。唐卢纶《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》诗:“且请同观舞鸜鹆,何须竟哂食槟榔。”
《汉书.楚元王传》附刘向:“刘向字子政,……讲论《五经》於石渠。复拜为郎中、给事黄门……天子召见向……以向为中垒校尉。……”汉.刘向,因在石渠讲《五经》,又封为中垒校尉。故以“石渠刘校尉”为刘向之代称
李清照词《多丽》作“韩令偷香”。晋代贾充之女贾午,与韩寿私通,寿的衣服沾染有皇帝赐给贾家的奇香之气,致被贾充侦悉,遂以女嫁寿。《世说新语.惑溺》:“韩寿美姿容,贾充辟以为掾。充每聚会,贾女于青璅中看见
对古书的称呼。《吕氏春秋.至忠》:“臣之兄尝读故记曰:‘杀随兕者,不出三月。’”汉代高诱注:“故记,古书也。”亦作“古记”。汉代刘向《说苑.立节》:“臣之兄读古记曰:‘射科雉者,不出三月必死。’”【词
源见“长者辙”。形容贤士贫寒。清孙枝蔚《赠周建西》诗:“京口周生家四壁,门前只有陈平席。”【词语陈平席】 汉语大词典:陈平席
《三国志.魏书.徐邈传》:“或问庐钦:‘徐公当武帝之时,人以为通,自在凉州及还京师,人以为介,何也?’钦答曰:‘往者毛孝先、崔季珪等用事,贵清素之士,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,而徐公不改其常,故人以为通
同“莼鲈归思”。清朱彝尊《食魱鱼》诗:“稻蟹时方早,莼鲈思莫频。”
源见“偃鼠饮河”。比喻需求极其有限。晋左思《咏史》之八:“饮河期满腹,贵足不愿馀。”亦以比喻隐退,不追求名利。南朝 梁陶弘景《解官表》:“臣闻尧风冲天,颍阳振饮河之谈;汉德括地,商阴峻餐芝之气。”【词
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,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,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。虞翊,字升卿,陈国武平(今河南鹿邑县)人。安帝时,西羌反,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(今甘肃成县)太守,备羌胡。他在赴任途中,遇
源见“接舆歌凤”。喻指贤者晚年操行有缺失。《晋书.周?传》:“初,?以雅望获海内盛名。后颇以酒失……庾亮曰:‘周侯末年,所谓凤德之衰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