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喻传情之物。清李符《满江红.为周雪客题画册》词:“望二妃佩杳,瑟冷空坛。”
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,因而领悟到运笔的奥妙。《新唐书.张旭传》:“旭自言,始见公主担夫争道,又闻鼓吹,而得笔法意,观倡公孙舞剑器,得其神。”剑器,舞曲之名。此处用为舞蹈之名。
源见“溺篑”。指受欺遭辱。汉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范雎摺胁折齿于魏,卒为应侯。”
《孟子.告子下》:“孟子曰:‘于答是(对于回答这个问题)也何有(何有,有什么难,不难的意思)!不揣(度量)其本(事物的根本)而齐(比较)其末(梢头,比喻非根本的细微部分),方寸之木,可使高于岑楼(象山
《晋书.陶侃传》:“侃在州无事(注:一说在荆州,一说在广州),辄朝运百甓于斋外,暮运于斋内。人问其故,答曰:‘吾方致力中原,过尔优逸,恐不堪事。’”陶侃运甓,不仅是为了强健筋骨,更重要的是为了磨砺自己
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称美安贫乐道的贤士。唐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颜回箪瓢,仲蔚蓬蒿。”
源见“展草”、“垂缰之恩”。真诚地报答他人的谦词。《水浒传》十一回:“异日不死,当效犬马之报。”偏正 像狗和马报答主人饲养之恩那样,报答别人的恩情。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旌表》:“且收下,卑人自效~。”△
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四七引《符子》:“东海有鳌焉,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,腾跃而上则干云之峰类迈于群岳,沉没而下则隐天之丘潜峤于重川……群蚁曰:‘彼之冠山,何异我之戴粒,逍遥封壤之巅,伏乎窟穴也?’”后因以“
《周易.复卦》:“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。”三国魏.王弼注:“阳气始剥尽,至来复时,凡七日。”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(文王)其囚美里,盖益《易》之八卦为六十四卦。”周文王被纣囚于羑里,曾增益《易》八卦为六十
同“掩耳盗铃”。清 伤时子《苍鹰击.戕藩》:“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,卖国甘心作皇帝,有甚商量!”见“盗钟掩耳”。【词语盗铃掩耳】 成语:盗铃掩耳汉语大词典:盗铃掩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