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菟裘归计

菟裘归计

菟(Tú图)裘:春秋时鲁国地名。今山东泰安县南。 此典指鲁隐公说:我将在菟裘地方建盖住宅退隐。后以此典比喻谋地告老还乡。鲁隐公,姬息,是鲁惠公妾所生子。鲁惠公去世,姬息代理主持国政,就是鲁隐公。 鲁隐公十一年(前712年),鲁国大臣公子挥(字羽父)奉承巴结地对鲁隐公说:“百姓拥护您,您就正式登位吧。请允许我替您杀死太子姬允,您当用我作国相。”鲁隐公说:“有先君鲁惠公的命令。我因为太子姬永年幼,所以代为摄政处理政务。现在太子姬永已经成长,我正在菟裘地方营建住宅准备养老,把政权交给太子姬允。”此典又作“觅菟裘”、“菟裘计”、“老计菟裘”、“谋菟裘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3《鲁周公世家》1529页:“十一年冬,公子挥谄谓鲁隐公曰:‘百姓便君,君其遂立。吾请为君杀子允(鲁惠公立为太子),君以我为相。’隐公曰:‘先君有命。吾为允少,故摄代(代皇帝处理政务)。今允长矣,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,以授子允政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和子由韩太祝送游太山》:“闻道锦江思濯锦,便须到处觅菟裘。” 金·段成己《满江红·新春用遁庵韵》:“菟裘计,何时有?林下约,床头酒。” 元·耶律楚材《过燕京和陈秀玉韵》之四:“自料荒疏成弃物,菟裘归计乞封留。” 元·白朴《水龙吟》:“老计菟裘,故应来就,林泉佳遁。” 清·唐孙华《闲居写怀》:“谅无郗嘉宾,为我谋菟裘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羽父请杀桓公,以求大宰。公曰:‘为其少故也,吾将授之矣。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’”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十一年冬,公子挥谄谓隐公曰:‘百姓便君,君其遂立。吾请为君杀子允,君以我为相。’隐公曰:‘有先君命。吾为允少,故摄代。今允长矣,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,以授子允政。’”

【今译】春秋时,鲁国的羽父 (公子挥) 向隐公请求杀掉子允 (即后来的鲁桓公),想以此谋求太宰的官职。隐公不肯,说:“由于子允年少,故我代为摄政。如今他已长大成人,我将把国君之位交给他,而自己则在菟裘之地建宅营地退隐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谋地告老归乡。

【典形】 老计菟裘、觅菟裘、谋菟裘、菟裘归计、菟裘计、菟裘无恙、归老菟裘。

【示例】

〔老计菟裘〕 元·白朴《水龙吟》:“老计菟裘,故应来就,林泉佳遁。”

〔觅菟裘〕 宋·苏轼《和子山韩太祝送游太山》:“闻道锦江思濯锦,便须到处觅菟裘。”

〔谋菟裘〕 清·唐孙华 《闲居写怀》:“谅无郗嘉宾,为我谋菟裘。”

〔菟裘归计〕 元·耶律楚材《过燕京和陈秀玉韵》之四:“自料荒疏成弃物,菟裘归计乞封留。”

〔菟裘计〕 金·段成己《满江红·新春用遁庵韵》:“菟裘计,何时有? 林下约,床头酒。”


【词语菟裘归计】  成语:菟裘归计汉语词典:菟裘归计

猜你喜欢

  • 换鹅经

    源见“换鹅书”。指王羲之所书的《黄庭经》。宋苏舜钦《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》:“山阴不见换鹅经,京口今存《瘗鹤铭》。”亦指精妙的书帖。宋黄庭坚《送舅氏野夫之宣城》诗之二:“谢

  • 风月所

    元.石君宝《曲江池》第三折:“风月所得清白,雨云乡无粘带,烟花寨耳根清净。人问道亚仙的今世今生,则俺那郑元和可什么了身达命。”风月系指妓女。风月所即指妓院。亦作“风月场”。清.华广生《白雪遗音.马头调

  • 牛口之下

    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缪公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”五羖大夫——百里奚听说秦穆公贤明,要去求见,但无路费

  • 不易一字

    落笔不改一字。形容才思精敏,作文有如宿构。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:“勃属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数升,则酣饮引被覆面卧。及寤,授笔成篇,不易一字,时人谓勃为腹稿。”述宾 易,改换,不更改一个字。《新唐书·王勃

  • 新亭挥泪

    同“新亭对泣”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送陈真州子华》词:“多少新亭挥泪客,谁梦中原块土?”【词语新亭挥泪】   汉语大词典:新亭挥泪

  • 袁虎扇

    同“袁宏一扇风”。袁宏小字虎。唐罗隐《虚白堂前牡丹》诗:“香暖几飘袁虎扇,格高长对孔融樽。”

  • 邯郸景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指虚幻的梦境。明唐寅《梦》诗:“钟声敲破邯郸景,依旧残灯照半床。”

  • 玉晨君

    南朝梁.陶弘景《真灵位业图》:“第二中位,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黄大道君为万道之主。”道教尊奉的仙人玉晨玄黄大道君,简称为玉晨君。唐.鲍溶《赠杨炼师》诗:“明月在天将凤管,夜深吹向玉晨君。”

  • 王充作论

    《后汉书.王充传》:“充好论说,始若诡异,终有理实。以为俗儒守文,多失其真,乃闭门潜思,绝庆吊之礼,户牖墙壁各置刀笔。著《论衡》八十五篇,二十余万言,释物类同异,证时俗嫌疑。”后汉学者、具有朴素唯物主

  • 青云科

    源见“青云自致”。指获取高官显位的手段。唐高適《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》诗:“羁旅虽同白社游,诗书已作青云科。”